內容簡介
《理想的老後:讓你到老更幸福的人生整理術》
卸下種種責任之後,
迎向人生再一個嶄新的階段時,
最要優先考慮的,是自己!
面對人生的第二個階段,你對生命的想法是不是還是一樣沒有改變?
人生是一個「斷」、「捨」、「離」的過程,
衣、食、住、行、人際關係、遊樂、金錢……,
在不同的生命階段,
對自己的意義都必須重新再做思考。
思考自己的第二人生,要從打理自己的生活開始!
․飲食要更重質,而不是重量,視覺的美感,也要視為食的一部分。
․居住與其求大,不如考慮更有效益。把孩子的房間改成工作室,追求自己的興趣。
․朋友相聚,最珍貴的是彼此分享的時間,與其大隊人馬見面,不如順從自己的心意過活。
․自立來自於自律,學會面對一個人的生活,享受愉快的時光,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抱定自己的財產在有生之年用光的心情,成為子孫的提款機,反而不易得到純粹的感情。
․保持健康,是對親人最大的體貼。
善於整理東西、處理情緒的人,
也能以清爽開朗的心情享受晚年生活,不會陷入不安混亂的境地。
重新審視已站在山腰上的自己,
以一期一會的心情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享受留白的快樂,抱持感恩的心,
唯有深刻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才能抱持安穩清淨的心,引導自己走向無拘無束的人生境界。
晚年是一種幸福!心境回歸簡樸,更能感受到最純粹的幸福。
就算手上空無一物,也能感受到從容,那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生。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保坂 隆,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到許多熟年暨晚年世代,讓他相信──善於整理東西、處理情緒,就能以清爽開朗的心情享受晚年生活,不會陷入不安混亂的境地。因而寫下此書,和大家分享如何重新「盤點」你的人生,唯有懂得捨棄不必要的東西,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看清楚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真正必要的!
作者
-
作者介紹
保坂 隆
1952年生,山梨縣人。聖路加國際醫院精神腫瘤科主任,聖路加看護研究所臨床教授。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便進入慶應義塾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服務。
1990年開始,前往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進修兩年,1993年擔任東海大學醫學院講師,2003年開始擔任東海大學醫學院教授到現在已經十年。著有《老後愉悅的話語》(朝日新書)、暢銷書《為自己準備一本獨老幸福存摺》、《最無憂的老後》等。 -
譯者介紹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譯作有《真正的蔬菜不綠》、《不可思議的心理操控術》、《輻射地震海嘯救命避難手冊》《NLP超強溝通術》、《超譯尼采》、《一個人的老後》等。
個人部落格:blog.yam.com/mickey1036(東京兔跳格子)
目錄
理想的老後:讓你到老更幸福的人生整理術-目錄導覽說明
-
前言
序章 幸福晚年就從整潔清爽的生活開始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就懂得享受「晚年生活」
佛教也講求所謂的「斷捨離」
重新審視年過半百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美國有協助進行整理工作的生活組織
堆積不必要的東西是導致孤立的原因
購物狂的內心潛藏著寂寞與不安
「寡欲知足」是日本人特有的美學觀
上了年紀,記憶力自然減退
重新檢視自我是進行整理的第一步
東西一減少,想法也會變得簡單率直
第一章 精簡你的「衣」「食」「住」
I.精簡住居
「改建住居」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精簡住居的好處
大型家具是整理的一大重點
大方接收空出來的子女房間
如何處置大型家具
處理大型垃圾是件苦差事
務必慎選業者
儲藏室的收納量保持「七分滿」
租用迷你倉庫也是不錯的方法
用買的還是用租的,比較好?
上了年紀最好不要開車
II.精簡衣著
衣櫃裡明明塞滿衣服,為何老覺得少一件呢?
整理的三個步驟
第三階段就是只留下最需要的東西
處置不要的東西時,建議設一段「猶豫期」
抱著感恩的心情餽贈
舉辦小規模的社區跳蚤市場
善用小飾品與絲巾,享受裝扮的樂趣
改變自己的購物習慣
III.精簡飲食
體重管理是晚年生活的重要課題
隨著年紀調整食量
減餐也是維持健康之道
減少購物次數,才能避免買太多、吃太多
減餐的同時,食材品質也要提升
冷凍食物的訣竅
肉類、魚類、蔬菜等食材的冷凍法
蔬菜的聰明切法
挑選自己喜歡的餐具,用餐心情更愉快
仿效名店的便當盒裝剩菜,別有一番豪奢感
大聲說出「開動了」、「吃飽了」
找個能讓自己放鬆的地方
整理一些未拆封的食品,寄贈社福機構
第二章 人際關係的整理術
任性而活的真義
尊重別人的生活與隱私
應付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來之人的方法
知心好友與玩樂型朋友
整理通訊錄的方法
不必再受人情義理的束縛,也是晚年生活的特權
不需要被無謂的人情義理束縛
法事也可以簡單化
送份貼心的禮
五大推薦好禮
「共度幸福時光」就是最棒的禮物
第三章 凡事講求「適度」就行了
選擇適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享受悠閒時光也是旅遊的一大樂趣
從事藝文活動也能放鬆身心
欣賞表演也要講求「重質不重量」
學習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要有容許突然取消約定的雅量
享受「減法的樂趣」
永保愉悅的心
少做一件事,就能多享受一點悠閒
盡情享受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
用心度過每一天
囤積東西不是壞事,適度就無妨
回憶深烙心中就夠了
將所有照片彙整成一本相簿
第四章 聰明的資產管理術
彙整自己的銀行帳戶
不要老了還在為錢煩憂
開源節流的訣竅
要有退而不休的精神
養成記帳的習慣
刷卡購物一定要節制
錢要用在自己身上
不要成為兒女孫子的提款機
從詐騙電話檢視親子關係
克制內心的欲望與貪念
找個值得信賴,可以委託的人
「日常生活自立支援事業」與「成年人監護制度」
「守護家族」的貼心服務
第五章 清爽愉悅地畫下人生句點
預立遺囑
關於ENDING NOTE的書寫形式
保持健康就是對周遭人最大的體貼
寫日記也是抒發心情的好方法
學習享受晚年生活
抱持「一期一會」的心情面對人生
享受留白的快樂
大欲而生
時常抱持感恩的心
抱持好心情面對每一天
參考資料一覽
序/導讀 《理想的老後》
前言
「一想到將來就很不安。」
「最近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煩惱,甚至到了憂鬱症的程度。
於是我詢問這些陷入深深煩惱中的人們以下幾個問題:
「你有好好處理掉家裡不必要的東西嗎?」
「家裡有收拾乾淨嗎?」
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人的回答不是:「實在捨不得丟掉。」不然就是:「我想生活得清爽一點啦!可是……」
如何整理身邊的事物,恰恰反映出一個人的心境。
有些管理比較嚴格的學校都會以「服裝儀容不整,自然定不下心」為由,不時檢查學生的服裝儀容。同樣的,「生活雜亂,心情也會跟著紛亂」。
家裡雜亂無章的人,心情肯定也很浮躁,始終過著揣揣不安、寂寥無趣的生活。
有強烈不安感的人,即使明知東西「已經用不著了」,還是捨不得丟,結果越積越多。不知道如何整理情緒的人,一定也不擅長整理收納,等到哪一天派上用場時,根本忘了收到哪兒去,只好拚命找,要是找不到的話,又得買新的。如此一來,只會搞得心情越來越糟。
「你有好好處理掉不必要的東西嗎?」
我都會邊這麼問,邊診斷對方的精神狀況。
聽說社福人員也會利用這方法,譬如去申請需要照護人的家中了解情況時,他們會迅速瞄一眼屋內環境。
當然是觀察屋內是否堆放著不必要的雜物,是否髒亂到連走路都有困難,即便屋內還算有整理,但要是地上堆滿雜物的話,便能合理推測對方是個無法做好自我管理的人,必須列為「高風險群」。也就是說,對方很可能無法在家中自行做好照護事宜。
捨棄不必要的東西,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看清楚什麼對自己來說什麼是真正必要的東西,什麼是重要的東西,也就是「盤點」你的人生。
其實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決心迎接清爽的晚年生活,有著比想像中來得更深遠的意義,所以一定要隨時提醒自己:「今後就依自己的心意,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整理得十分舒爽的屋子,表示屋主很愛惜自己,這也是社福人員之所以會以屋內狀況判斷案主情況的原因。
唯有整理好「物‧事‧人」,清爽過生活,才能迎接無煩無憂的晚年生活。
人一旦上了年紀,無論氣力、體力、財力等各方面都無法與年輕時期相比,這是自然法則。所以我們更應該依循這法則,逐步整理好自己的基本生活、人際關係、以及心境等,這就是邁向「愉快晚年生活」的第一步。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為何會寫這本書呢?我想有此疑問的人,如果知道我的本意就會明白了。
我相信善於整理東西、處理情緒的人,也能以清爽開朗的心情享受晚年生活,不會陷入不安混亂的境地。
閱讀這本書之前,不妨先整理一下桌面吧!讓桌上只留下你愛喝的飲料,衷心期望當你身處這般環境看書時,也能深刻感受這本書想傳遞的意念。
保坂隆
試閱
序章 幸福晚年就從整潔清爽的生活開始
堆積不必要的東西是導致被孤立的原因
現代人與家人、鄰居之間的互動不若以往熱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疏離,以至於孤獨死的案例日益增多。即便有生養子女,但子女長大獨立後,還是得獨自面對晚年生活,步向人生終點。
替獨居長者代為整理房子的遺物整理業者,便是因應這般社會形態而興起的行業。
以一句醒目標語:「幫忙搬家到天國」,而打響名聲的日本第一間遺物整理專門公司「keepers」社長吉田太一在其著作《遺物整理商看見了》寫道:「大部分孤獨死的現場……都有閒置已久,早已損壞的電器用品。」
還有一些生活用品也都損壞了。
吉田先生憑著多年代為整理遺物的經驗,有感而發的表示:
「若是很珍惜東西,壞了會趕緊送修的人,我想他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方式一定不會是這樣,也許就不會落到孤獨死的地步吧!」
其實有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房間也很凌亂,而且會異常放置許多特定物品,明顯反映出他的精神已經失常。
一般常用的東西如果壞了,不是送修就是買新的,然後將壞掉的東西當作垃圾處理掉,能否如此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測試精神是否健全的指標。
若平日生活規矩又正常,就應該不會變成拒絕與鄰居來往的獨行俠才是。
要是身邊多是壞掉卻沒有處理的東西,就要注意了。這些人通常會幫自己找藉口:「我打算送修」,不然就是「我打算拿去丟掉」,但卻遲遲沒有付諸行動。
地板、家具上頭積了一層灰,脫下來的衣服丟得到處都是,洗手間、廚房到處髒兮兮,這些狀況暗示著屋主內心早已萌生:「算了,無所謂了。」這般消極的念頭也說不定。
照理說,我們身邊每一樣都是自己喜歡,努力賺錢買來的物品。因此即便損壞、派不上用場,也會送修或是好好處理掉。基本上,如何處理物品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是否健全。
上了年紀,記憶力自然減退
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很容易忘東忘西,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不必以為自己得了失智症而慌張不已,但也不能將健忘視為理所當然,成天過得漫不經心。
人天生就具有優秀的忘卻能力,雖然一般觀念是:「頭腦好=記憶力佳」,其實不然。大腦為了能夠長時間裝進很多東西,會適度忘記一些東西,因為要是不這麼做,大腦就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新知識與想法,而陷入停止思考狀態。
有人覺得睡一覺能忘卻煩憂,讓睡眠抹去不好的記憶,只存檔想要留下的記憶,我們的大腦確實具備這般功能。
雖說如此,若連必須記住的事也忘得一乾二淨,可就傷腦筋了。但我想強調的是,之所以記不住事情也許不是因為記憶力減退的關係,而是家裡過於雜亂,缺乏整理的緣故。
因為不必要的東西掩沒必要的東西,時間久了便習以為常。
若只留下必要的東西,好好整理一番,不但能減少翻找東西的時間,生活也會變得更舒適。
正因為生命有限,更不應該將時間浪費在找東西這件事情上,像這樣換個角度看待晚年生活,就會提醒自己不要散漫地過日子。
況且找東西時,心裡一定很急,對於精神方面勢必產生負面影響。
我曾在電視上看過介紹知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的節目,令人訝異的是,他的工作桌上竟然空無一物。
一般從事設計工作者的工作場所,都是給人資料堆積如山,東西多到連走路都有困難的印象,但一反常態的佐藤先生則說:「我的靈感都是從整潔的空間發想出來的。」
「所謂整理就是打造舒適生活的基本方法。勇於捨棄,能讓一個人的價值觀更清明,引導出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東西。」
佐藤先生這番話著實發人深省。
東西一減少,想法也會變得簡單率直
「整理」這件事會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心呢? 也就是說,整理生活周遭事物,讓生活過得更加舒適,會帶給一個人多大影響呢?
「生活中沒有多餘的東西」,我們能在茶道的世界看到這般極致的世界觀。
一般茶室只有設置煮水用的地爐,準備幾樣會用到的茶具,壁龕掛一幅畫,擺置鮮花。而且通常插的是就地取材,非常清新簡約的一株鮮花。但光是這樣就能充分表現出配合季節融入自然的意境。
茶室可說是展現簡約樸素之美的最佳例子,簡樸的空間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情,解放身心靈。
相反的,若是擺放太多東西,精心布置,反而缺乏想像空間。
曾聽朋友抱怨:「我一看到媳婦煮東西的樣子,就忍不住想念她幾句。」我忍不住笑了出來,當然這位朋友絕對不是惡婆婆。
她說她媳婦切菜時,因應不同的切工會使用不同的菜刀,所以光是一頓飯料理下來,就要洗好幾把菜刀,實在費時又費事。
相較於此,身為資深主婦的婆婆從頭到尾只用一把菜刀就能搞定,而且料理完後也不必花太多時間清洗,做起事來乾淨俐落。
不難發現時下年輕夫婦的家中往往堆了各種東西,像是去除蘋果核的刀具,煎蛋用的花形煎蛋器,不然就是洗蔬菜用的瀝水籃、醃漬食物用的器具等,或許這些器具的確很方便,但過於依賴的結果,就是一旦哪天這些東西不見了,你就會覺得不知所措,所以「人被東西牽著鼻子走」根本是本末倒置的事。
不受物欲左右,找回簡單樸素的生活,就是回歸以人為主角的人生。
而且不要一味羨慕別人為什麼能做得那麼好,盡量發現自己的優點,接受這樣的自己,心也會變得謙遜。
唯有簡單的生活,心境才能安穩無憂。
理想的老後:讓你到老更幸福的人生整理術
- 作者:保坂隆
- 譯者:楊明綺
- 出版社:如果
- 出版日:2013/11/21
- ISBN:978986600645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成人適讀
- 定價:260 (HKD87)
編/譯者:楊明綺
語言:中文繁體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24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