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銷量超越《賈伯斯傳》的心靈聖經,韓國年度排行NO. 3!
一個不信仰知識的知識份子,一個醫病也醫心的熱血醫生,告訴你:
不讓冰冷的現實澆熄對生命的熱度,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在開水沸騰,能泡上一壺好茶之前,必須保有耐心、韌性,以及日積月累的燃燒熱力。
感動數十萬年輕人,掀起校園熱烈討論,
最誠實、最敢言、最不倚老賣老的勵志經典!
身兼外科醫生、財經專家、暢銷作家的朴慶哲,曾經因為父親過世、家中欠債,幾乎無法完成大學學業。但他靠著半工半讀,不僅順利從課業繁重的醫學院畢業,更立志下鄉行醫,到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遠地區服務。之後成立了全年無休的安東新世界聯合醫院,以不拒收老年人與長期病患為原則。他的故事感動了成千上萬人,並成為每年演講超過300場的社會教育旗手。
看到年輕人因為謀職受挫、夢想熄滅而輕生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他決心要為青年學子寫一本書,告訴他們:在用社會的評價論斷自己之前,先審視你的所學所思,是否能夠感動自己。
有些人迷路了,就停頓了。有些人還沒到達沸點,就逐漸冷卻了。有些人陷在年少時的迷惘、憤世嫉俗,從未正視這個世界。你是冷水人?溫水人?還是永遠處在99度的「熱水以上,沸點未滿」人呢?讓南韓最熱血的朴慶哲醫師帶領你,迎向熱力四射的人生。
◆心靈滾一滾,熱情不冷卻的10句箴言
‧跟從別人走過的路,只會讓你學到「服從」。自己開創新的道路,卻是「獨立」的開始。
‧從痛苦到著迷的過程,就是學習不同於娛樂的獨特之處。
‧沒有失敗過的人,等於是不做任何嘗試的人。創造力是一種失敗兩千次之後終於大放光明的東西。
‧世界上沒有「確幸」,只有追尋幸福的過程中的滿足。
‧在社會形象和自我本色之間找到平衡,才不會變成一只空轉的陀螺。
‧允許自己屈服於不認同的價值觀,等於判了自己死刑。
‧一個人選擇的說話之道,就代表了他的人生之道。
‧如果「平庸」代表放棄思考,代表被權力牽著鼻子走,你還會甘於平凡嗎?
‧隱藏在學術知識背後獨善其身,將會與岌岌可危的經濟一起走向毀滅。
‧將戒除掉壞習慣,迎接新的感動,當作送給自己最珍貴的人生禮物。
媒體‧讀者一致推崇
‧觀點真實深切,令人感動。──《Daily日報》
‧傳達邁向幸福的方向,以及一步一步達成夢想的原理,是一本誠摯而精采的好書。──《Han Kyeo Lae 經濟日報》
‧從小到大,師長都教我要建立自信、服膺權威,朴醫師卻說要破壞自我,向已知的事物發起革命,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勝過二十幾年的填鴨教育!──讀者 Mogu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朴慶哲(Park Kyung-Chul)
1964年出生的朴慶哲是一名外科醫師,但是筆名「鄉村醫生」比他的本名更廣為人知。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察,從小家中經濟困窘。父親在他大學時代過世,母親又遭人欺騙欠下大筆債務,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儘管如此,他仍然克服艱困,完成父親寄予厚望的醫學院學業。
他被喻為當代頂尖的知識份子,被選為「年輕人最想見的十位名人」之一,同時也以財經專家、專欄作家、暢銷作家等多種身分活躍於文壇。他主張「一千人同心協力踏出一步的價值,勝過一個人走一千步」,對於青年學子影響甚鉅。2011年,他主辦「青春Concert」這場名人巡迴演講活動,更奠定其年輕人心靈導師的地位。
隨著描寫診療經驗的散文《鄉村醫生的美好同行》《鄉村醫生的富人經濟學》接連登上排行榜,他成為韓國最受注目的暢銷作家,目前則是《中央日報》《有力雜誌》的專欄作家,並且受邀到國高中及大學、公家機關、企業演講,一個月超過30個場次。十年來,他一直是MBN《經濟羅盤180度》及《現場轉播經濟共鳴》等節目的主持人,並且曾經主持KBS2電台《朴慶哲的經濟焦點》單元。除此之外,他也身兼每日經濟TV MBN、經濟雜誌《Money Today》審查委員、安東新世界聯合醫院院長,並擔任韓國小兒糖尿協會理事長等公益團體委員,以及民間企業特約醫師。
著作有《友善的人生,從你開始》《鄉村醫生的股票投資術1:洞察篇》《鄉村醫生的股票投資術2:分析篇》《人生就像煮開水,沸騰前的累積才重要》(圓神出版)等。
部落格:blog.naver.com/PostList.nhn?blogId=donodonsu
譯者簡介
徐若英
現為專職譯者。有散文、財經、企管、童書、教養、科普、自我管理、生活等各類譯作出版。
目錄
前言 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嗎?
第一章 越迷惘,越要完全燃燒
猶豫,代表生命的跳動
透過陌生的事物,發掘自我本質
沉默是最積極的話語
停下看看風景
全心投入,樂在學習
我是「真跡」還是「複製品」?
真正的幸福源自於「投入」
用什麼證明我的存在?
價值觀要這樣奠定
第二章 小火慢熬,不如星火燎原
語言是了解一個人的指標
做一個能夠洞察真相的真知識份子
新自由主義導致的不幸
環境問題是衝擊也是轉機
幸福為什麼不是個人問題?
第三章 盡力沸騰,才能傳遞熱力
成為自己人生的革命家
衝破界線,才有進步
青春就是悶燒心中烈焰
哲學不是大部頭書,是人生
在「冷靜」與「熱情」之間維持平衡
找出自己的潛力
感動自己,才是真正的努力
自我主導選擇的力量
專注在此刻此時
第四章 學習和成長,就是水逐漸沸騰的過程
揮灑自我色彩,面對挑戰
培養「競爭心」
青年必須遵守禮儀的原因
內與外的態度,為你自己發聲
「密度」決定時間的價值
知識和智慧,靈感和創意
「學」「習」並進,才是真學問
透過書籍,遇見作者的思想
閱讀的要領
寫作與口才
第五章 將被潑冷水當作挑戰
這個時代的憂慮與絕望
受宿命論控制的社會
健全的社會,需要高度的公民意識
社群網站創造高智慧社會
全球性的口號:「共存」與「共生」
與群眾將心比心的領導力
序
作者序
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嗎?
近幾年來,我接觸到不少青年和學生族群。自從另一本書《鄉村醫生的美好同行》有幸被指定為韓國青年課外讀物,我便開始以作家的身分,應邀到各機關學校進行演講。
坦白說,我一開始對於這些邀請意願並不高。根據學生時代的經驗,名人演講的內容多半流於形式化,對於學生而言,聽演講也充其量只是不用上課的額外休息時間。其實,我剛開始到學校演講的時候,經常有學生演講還沒開始就已經趴著睡著了。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起初苦思良久,後來終於想通了,了解到我的演講內容不能只從自己的觀點著眼,而是應該從學生的觀點去鋪陳,也因而開始建立起我自己一套 Know-How。後來甚至會有學生聽完演講後,請我在他們的制服或是運動服上簽名。我不知該如何形容當時內心的喜悅。看到我自己的演講在別人的孩子身上產生某種正面的影響力,沒有比這更教人幸福的事了。
有一天,就讀某所偏遠高中的學生,問了一個讓我為之語塞的問題。
「我自認還算是一個用功念書的學生,不過,我很清楚沒有人能保證我將來一定能考上好大學,或是能進一流企業工作。即便如此,按照老師您所說的話去做,未來就真的比較有希望嗎?」
我無言以對。面對那位學生說話時嘲諷的表情,剎那間,我感覺自己在講堂上那些關於「做人要努力」「要抱持積極態度」的高談闊論,就像捲入漩渦般被拉進那個孩子深沉的眼底。
不夠將心比心。我自認向來致力於從學生的立場去了解他們,殊不知自己根本不夠格稱上用心,只是一廂情願的用自己慣常的溝通模式。我發現對於處於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對未來的無力感,早已一天天累積成冰柱。他們很早就對自己的未來有自知之明,心中充滿將來註定在社會邊緣徘徊的自我否定,被絕望的陰影籠罩。在這個「靠爸族」掛帥,或是以居住地段來決定個人未來的社會,絕望的刀刃早就深深刺進這些孩子的心靈。
那天結束演講回家的途中,我不禁紅了眼眶。就在那天,我的內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隔了一陣子,某天我接到安哲秀教授(註:首爾大學教授,曾於二○一二年參選南韓總統)打來的電話,他說要在梨花女子大學辦一場演講,問我有沒有興趣和他以對話形式合作。他說自己不久前在美國剛好也參與過一場對話形式的演講邀約,覺得比起一個人唱獨角戲更有感染力,希望我能和他一起合作。我當然一口答應了。
一個月後,我看著坐在講台下聽講的一群大學生的目光和反應,腦海裡突然閃過當時那名高中生對我說話時憤慨的眼神。那是一雙充滿莫名的悲傷、無以言喻的痛苦的眼神。那次的體悟,促成我在日後展開全國大專院校的巡迴演講,以及二○一一年夏天在南韓超過三十座城市舉辦「青春 Concert」。
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彙整我過去六年來與許多國高中生、大學生、學生家長、老師之間的對話紀錄,也是記述講台下許多青年炙熱眼神的青春相簿。我不希望只是搬出演講過的內容和訪談節目上談過的話題來充數,於是,為了將多年來與無數青年的思想交流以扎實的文章呈現,我投入了相當多的心力整理文字。
寫文章要有說服力,重要的是我本身的人生要能與文章內容呼應。但是,我們往往不能腳踏實地的將書中談論的想法付諸生活。因此對我而言,本書等於是生命中不斷自我修正的奮鬥紀錄。我寫下這本書的用意,是想藉此提醒時下青少年或是為人父母,不要像我一樣犯下日後會後悔莫及的錯誤。
但願本書能夠提供那些為自己和社會的未來煩惱的青少年,以及小心翼翼養育孩子的天下父母親些許裨益。因為我自己「思及,卻未履及」,所以只好對後生晚輩寄予厚望。
也許,當人家前輩的人都是這麼想的吧。
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的語錄中有一段話:
「生命是短暫的,藝術是長久的,機會是稍縱即逝的,而經驗更是不可恃,難以評斷。」(Life is short, art long, opportunity fleeting, experience treacherous, judgement difficult.)
是的,生命短暫,機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是稍縱即逝。想要憑藉一己經驗來掌握機會實在是太難了。於是,人們認為能夠把握機會只不過是一次偶然,或是碰巧比別人幸運罷了。然而,我們都知道機會通常屬於準備好的人。
有鑑於此,我希望書中與各位讀者分享的那些渴求未來的青春故事,有助於我們的後生晚輩們未雨綢繆,培養出判斷力。
如同深愛我自己的孩子,我以同樣的情懷,為世上所有的青年致上誠摯的祝福。
二○一一年,炎熱的夏末,朴慶哲
我們之所以不容易把想法付諸行動,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叫做「抗拒的灰色地帶」──我們的潛意識會依賴已經存在的壞習慣,排斥新的好習慣。
同樣的道理,「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的說法也是真理。「時鐘時間」上的年齡概念,不過是聚會或是出示身分證的時候需要的社會化標準,以「內我的觀點」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基於這一點,「三十歲以前一定要做的一百件事」這類說法,不過是商人巧妙的利用人的心理來販賣「不安」的行銷手法。
可能性雖然隨著人生進程而漸漸下滑,但是減損的部分卻能透過成就得到補償。相對於可能性的降低,成就遞補了空缺。假設十歲時可能性降低了一○%,那麼這段期間所受的教育和學習則會遞補那個位置。三十歲的可能性庫存如果降低成五○%,經驗與智慧將會填滿空白。
假使前面提到的典故是著重「過程」,一萬小時法則著重的則是「成果」。〈愚公移山〉試圖闡釋的是:不論結果如何,努力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夠達成目標當然最理想不過,但是這個故事要告訴大眾,只要盡了全力就值得受到鼓勵。
當升上大學之後面臨選擇專攻科系,多數人會考慮未來的投資報酬率或前景,而不是以自己的潛力作為首要考量。因此,一般人幾乎找不到可以探索自身潛力、並且發揮到極致的機會。
結果,鄂蘭被貼上「身為猶太人卻無視於猶太人悲痛的背叛者」的標籤,從此遭受被猶太社會悖離的痛苦。然而她的「做出惡魔行徑的人,也可能出人意料的平庸」的觀點,被視為有助於確立平凡的真理。她在報告中說到:「艾希曼只不過是兼備『言語方面的無能』『思想方面的無能』『判斷方面的無能』這三種無能的特質,再平庸不過的人。」換句話說,鄂蘭認為艾希曼沒有堅定的自我主張,只是一個甘願為「祖國的命令」「希特勒的榮光」這些極為八股的口號奴役的人。這種缺乏同理心和缺乏批判力,最終使他變得窮凶極惡。最後,鄂蘭強調:「罪惡,是因為缺乏批判的思維。」
按照鄂蘭的說法,任何一個喪失批判性分析能力的人都可能成為「極惡」的傳令兵。假使知識份子安於陳腐和保守,執著於左派或右派這種陳舊思想;假使知識份子千方百計的洗腦大眾接受他們的主張和宗旨;假使他們屈服於自身所屬集團的立場或倫理,而放棄自我意志,為利害關係折腰⋯⋯最後能做的,可能就是等著淪為第二、第三個艾希曼,無助的看著歷史走回頭路。
人生就像煮開水,沸騰前的累積才重要
Self Revolution
- 定價:300 (HKD100)
- ISBN:9789861334745
- 叢書系列:勵志書系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