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最为推崇的历史作家——
“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
司马辽太郎万分钦佩的同窗——
“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
“我和陈舜臣年轻的时候就是同学。我了解他,也知道他对文明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写一部通史,最基本是阅读原文材料。在这点上,我也万分佩服陈舜臣。他对原文的阅读深入而精密,具有广博的学识。”“当我得知这套《中国的历史》要出版的时候,我就想到,他会带我们走进“陈氏中国史”的辉煌世界。而后我又想到,我们等了几个世纪,不就是在等这样一个人吗?”?不拘一格的历史创作手法:史学+文学 实证+推理——
创作《中国的历史》期间,陈舜臣先生多次来到中国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对隐藏于表象背后的真相尽量做到合情合理的推理想象,期待对历史真实的还原。
唯一中文权威译本——
郑民钦,作家、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著有《日本和歌俳句史》、《日本民族诗歌史》、《日本和歌俳句史》、《和歌美学》等书。1973年起开始做日汉、汉日对译工作,译有大江健三郎、井上靖、川端康成等作家作品多部及《源氏物语》全译本。
《中国的历史》(全七卷)是一部中国通史,也是陈舜臣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与传统历史学家的写史方法有所不同,陈舜臣以时间为轴,以影响时代进程的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讲述上古时期到近代数千年中国王朝的历史兴衰及所涌现的典型人物。
陈舜臣对史料采取中立的态度,没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性,没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弊病,他所讲述的事件都有史可查,绝不杜撰,但又不盲信史料,通过比较不同史学家的记载、论述,经过条分缕析,得出自己的历史判断,在不少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提出独到的观点。
中国的历史 1
从神话到历史
三皇五帝
王朝的发端
巨大的落日
中华的摇篮
落日余晖
郑声靡音
开疆辟土
九合诸侯
五霸交替
孔子时代
南风骤起
年表
中国的历史 2
大统一时代
泰山风物
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
蜀和楚
乱世末日
统一天下
万里长城
楚汉相争
汉王朝的光和影
大风歌
创 业
吕后时代
马王堆讲述的故事
休养生息的时代
年轻的武帝及其女人们
激情澎湃的活力
秋风辞
走向冬天
余韵时代
外戚时代
王莽之道
年 表
中国的历史 3
动乱的群像
王朝复兴
灰色的时代
群 臣
西 域
窦氏始末和宦官之影
十九侯诞生
飞扬跋扈将军的没落
三国志开场
苍天已死
群雄相争
三国鼎立
曹氏家族的悲剧
走向世界帝国
竹林七贤
佛教与道教
单于的家族
永嘉之前
北来之风
江南春秋
军阀出场
淝水之战前后
归去来兮
重返洛阳
南北朝的舞台
亡国之音
年表
中国的历史 4
隋唐的兴亡
相信幸运的人
土崩瓦解的日子
通往长安之路
迷楼记
群雄图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的实况
家 事
余 震
脂粉消散
花香长安
花谢花落
宋朝及其周边
遣唐使始末
党争与废佛
兵乱与民乱
天下大乱
大唐的灭亡
五代一瞥
词花绚丽
宋朝的创业
澶渊之盟
新法之争
文人谱系
民怨之结局
万水千山
年表
中国的历史 5
草原疾风
西扩风波
北迁与南迁
通往休战之路
吴山第一峰
天地无情
成吉思汗的崛起
沧海横流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黄河千里
西湖之滨
鄂州兴亡
崖山悲歌
复兴与明暗
正气歌
元军袭来
色目人种种
无法割断的文化传统
元末四大家
海上和陆地的叛乱
王朝末路
人间天堂
朱元璋在此
文人遭难
大清洗的旋涡
年表
中国的历史 6
从明朝到清朝
紫禁城时代
西洋取宝船
帖木儿的西域
永乐之后
土木和夺门
北 虏
明朝和日本
宫廷日夜
乱民和逸民
下天风
摇摇欲坠的万历
亿兆离心
清朝二百余年
努尔哈赤崛起
满洲八旗征伐
通往帝国之路
紫禁城的黄昏
黄云蔽野
圆圆曲
创业时代
风扫南方
兵马之后
三世之春
夕阳西斜
年表
中国的历史 7
斜阳和黎明
海陆的裂痕
宣南诗社的人们
广东风云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之前
反叛者
太平天国的旗帜
军阀诞生
光荣与挫折
火烧圆明园
外患艰深
中华的飞跃
甲午之年
北洋败北
屈辱之地
变法与革命
蒙难与溃灭
义和团
激情的季节
辛亥风暴
动乱不已
五四前后
十五年战争
年表
后记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讲述的是从上古时期到民国之间数千年的历史。这部作品的写作时间是从1980年到1983年,在这期间,我还写了一部关于中国历史的作品《小说十八史略》。相对于《小说十八史略》断代史般的简明风格,《中国的历史》则更加全面和完善,篇章之间也更有传承,从叙事的节奏和角度来说,《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对我而言,从事写作要么是历史小说的角度,要么是历史记述的角度,这两种写作方式,伴随我一生。可以说,相较于《小说十八史略》的文学化、通俗化体裁,《中国的历史》是从历史记述的角度来写作的。这是我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包括了我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也代表了我个人的历史观。
《中国的历史》这部作品,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就是它涵盖了我对华人世界读者的感情。我从事写作以来,从未间断过对中国历史的探索,但多数都是以单个事件或者人物为载体。这部作品则超越了以往诸多作品的界限,从而给予中国的历史一个全方位的解读。我想,在当初创作此书之际,我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希望给广大的华人世界读者传播尽量多的中国文化,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多彩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
我还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向中国历史界的学者致敬。中国的历史学家注重感觉,偏重于借古喻今,他们的创作更多着眼现代性。而我的创作,虽然尽量启用一种“中国式”的思维,但究之根本,却还是从日本读者的角度去阐述历史,它代表了我个人的历史判断,也代表了日本普通读者对历史的一种认知。我的叙事角度可能和中国的一些历史学家有所不同,但它却为中国历史的叙述提供了另外一条伸展的道路,这条可能性道路正逐渐明朗,从而给予我的历史写作一种十分难得的体验。对此我深感欣慰。
在日本,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我的文字才了解到一水之隔的中国以及她深沉悠远的历史,所以我希望能够借助这样一部作品,给他们带来客观和全面的中国历史。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本能。我也希望这部作品能给中国的读者带来全新的历史文化体验,我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以外,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作者关心着中国历史,并试图让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传播到五湖四海。
这是本书首次在中国大陆翻译并得以出版。二十五年前,我的挚友冯牧先生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版本的出版寄予厚望。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此书中文版终于如冯牧先生所愿,得以出版。于我而言,这既是好消息,更是给冯牧先生的最好告慰。
当《中国的历史》即将付梓之际,我要感谢此书的出版方——福建人民出版社,以及译者郑民钦先生。出版社和译者的地域背景对我而言,又有一层特别的意义:我的祖籍是福建泉州,而译者也是福州人,所以这部作品能够在我祖籍所在地出版,真是一件非常让人欣慰的事情。
陈舜臣
商品评论
陈舜臣(1924年2月18日-)中国台湾裔日本人、作家,出生神户市,本籍中国台湾台北。在神户发迹,毕业大阪外事专门学校(现大阪外国语大学)印度语专门科。 主要写作中国历史小说,是日本的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在他之后田中芳树、宫城谷昌光、酒见贤一、冢本青史等众多日本籍“中国历史小说作家”陆续出现。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从古至今都与中国在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那么从日本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无疑是非常有意义也有价值的一个角度。
近年来很少见到比较好的中国通史读本,市场上充斥的也多是品读历史,解读历史之类的图书,陈舜臣的这部《中国的历史》读后却是让人眼前一亮,全书行文流畅,文字清新质朴,观点独到,详略得当,叙述通达自如,充分显示出这个岛国作家的冷静的头脑与缜密却又不失灵活变用的思维方式。译文质量尤其值得称道,一部好的作品如果没有好的译本,同样不能充分表达原作者的思想,而这个译本,堪称难得的佳作!与陈舜臣的原作可谓相得益彰。
陈舜臣是日本作家,他的书在日本很有影响,这本《中国的历史》据说在日本也广受推崇,他的写作笔法独到,文字精到,但又不脱历史的严谨,书写历史颇给人新鲜的感觉。这套书,值得一读!和以往的历史图书相比是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买这个书是因为陈舜臣这个人,一直很喜欢他的书,看看他的著作列表就知道了,一个日本人对中国历史如此了解和钻研,当然也和他是华裔有一些关系,这部作品早先在国外网站见过日文版的,一直心向往之,终于被引进翻译。收到书就开始看了,确实写得不错,翻译水平也高,专业水准绝对是。
中国的历史(全七卷)(柏杨最为推崇的历史作家陈舜臣,揭示中国王朝的隐匿真相,实话实说不曾被“阉割”的中国史!日本学界推崇的中国历史读本。中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唯一中文译本大陆独家授权) 读中国人自己写的历史,我们无法真正认识自己;读欧美人写的历史,我们觉得那不是我们自己;读日本人写的历史,我们觉得那是在抬高他们自己。读陈舜臣写的《中国的历史》,认清我们自己!
定 价: RMB278.6
- 版 次:1
- 页 数:全七卷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12-1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印 次:1
- 包 装:平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