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長頸鹿個個脖子短,加上一所沒有半個孩童的學校:描繪生物老師生命中的三天時光──以她最後的方式。
「英格‧洛馬克絲毫沒有發言權。沒有一個人擁有選擇權。唯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此外無他。」
五十五歲的生物老師英格‧洛馬克在達爾文高中任職多年。再過四年,學校就要人間蒸發了,原因非常簡單:少子化趨勢終於帶領人類走向末日。面對自己班上這12名九年級的同學,英格是冷峻的,這股冷峻,同樣也是她面對家人的態度。
世上唯一能讓她充滿熱情的,只有生物學和達爾文。英格的教學方式老派又嚴格,像播報器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跟學生間零互動。那些和學生們打成一片、稱兄道弟的新派老師,教她不耐也不以為然。
英格的獨生女克勞蒂亞,今年三十五歲,拒絕傳宗接代,住在美國,許久不回老家。英格跟女兒很少聯繫,跟丈夫也極少見面。東德時代,他原是獸醫,丟了飯碗後自立門戶,以養殖鴕鳥維生。
漸漸地,英格心目中的生物世界變了樣,自然法則似乎再也無法正確地解讀人生了。
名人推薦
徐嘉澤 高中特教老師、作家
郝譽翔 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作家
陳雪 小說家(依姓氏筆畫排序)
不冷眼旁觀◎推薦
國內、外好評推薦
「我喜歡作者廣博的知識,化簡御繁的說故事能力,使得整本小說的敘事充滿了豐沛的熱情!」──郝譽翔/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作家
「結合生物趣味且極富人生哲理的一本小說,冷調的敘述口吻中又帶著對自然的讚嘆和細微描述。」──徐嘉澤/高中特教老師、作家
「語言特意隱晦幽微、冷靜論事,反映出主角英格‧洛馬克的性格。此種語言風格,卻被夏朗斯基筆下的大自然豐富多樣性給打碎摧毀,而這種多樣性不僅含括材料和視覺的層面,也是概念上的。無法想像還會有比此更精采的生物課……夏朗斯基這次呈現的作品,是一本倒過來的成長小說、一份反達爾文主義的小宣言。」──菲莉西塔斯‧馮‧洛文貝格(Felicitas von Lovenberg)/《法蘭克福匯報》文藝主編
「閱讀本書很輕鬆。……書中即使處理的是『進化論』,實際上卻完全沒有進化。一旦掌握了英格‧洛馬克的思路與覺察,剩下的不過是開展脈絡和變種。進化被停滯所取代。但是,或許正因如此,才更符合書中所描繪的情況:變化,純粹是消失與循序漸進。」──德國知名文學評論家猶克‧瑪根瑙(Jörg Magenau)/《南德日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茱迪思‧夏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
一九八○年出生於昔日東德北部靠海的城鎮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主修藝術史與傳達設計,目前住在柏林,從事自由寫作與設計。二○○六年由赫爾曼‧史密德‧美因茲出版社(Verlag Hermann Schmidt Mainz)出版的印雙字體集《我愛斷折字體》(Fraktur mon Amour)獲得多項設計獎。第一本文學作品《藍色不適合你》(Blau steht dir nicht),描述一名女孩對出海遠航的憧憬,於二○○八年問世,由瑪赫出版社(Mare)出版。二○○九年獲得位於洛杉磯的「奧若拉別墅」(Villa Aurora)頒發的獎助金。《寂寞島嶼》(Atlas der abgelegenen Inseln)榮獲德國書藝基金會(Stiftung Buchkunst)首獎,並獲選為二○○九年度「最美的德文書」(das schönste deutsche Buch des Jahres),隔年亦贏得二○一○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設計獎(銀獎)﹔已有外語譯本陸續在英、法、美問世,繁體中文版於二○一一年出版。長頸鹿的脖子入圍二○一一年德國圖書大獎,並獲選為二○一二年「最美的德文書」。
譯者簡介
管中琪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自由譯者。
開場白
適者生存,這道理凌駕一切之上,英格‧洛馬克莫不瞭然於心,畢竟她教了三十多年的生物學。四年後,她任教的學校即將關閉,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這處日漸萎縮的縣市政府所在地,位於西波美拉尼亞大後方;城市裡,孩童寥寥無幾。
東、西德統一前,英格的先生從事牛隻育種工作,如今飼養鴕鳥。他們的女兒克勞蒂亞多年前已遷往美國,完全沒有生兒育女的打算。
所有人都拒絕遵行英格‧洛馬克每日在課堂上諄諄教誨的大自然運行法則。然而,當她對一名九年級女學生升起一股超越對一般年輕人又愛又恨的情感後,她那原本生物學化了的世界觀,開始鬆脫動搖。她試圖拯救無可救藥的一切,念頭卻逐漸走火入魔,愈發怪異。
在茱迪思‧夏朗斯基這本小說中,一位女生物老師為維護自然法則挺身而戰,卻引頸翹望遙不可企的果實,最終背離對達爾文大神的信仰。故事場景設定在世間最瘋狂的機構:學校。
【內容摘錄二】
自然生態系(摘錄)
「坐下。」英格‧洛馬克說,全班同學紛紛坐下。她又說:「打開第七頁。」於是所有人將書翻到第七頁,開始進入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物種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與交互作用、生物與其環境,以及群落與區域的相互聯繫。他們從混合林的食物網到草地上的食物鏈,從河流到海洋,最後來到沙漠、泥灘。
「你們看,沒有任何生物,能夠完全獨自生存,包括動物和人類在內。生物之間你爭我奪,充滿競爭。偶爾也會出現合作之類的情形,但是較為罕見。生物共存的最重要形式就是競爭,還有掠食與被掠食的關係。」
英格‧洛馬克在黑板上畫出箭頭,從苔蘚、地衣、菌類,指到蚯蚓、鍬形蟲、刺蝟、臭鼩,而後再拉到大山雀、拉到鹿、再到蒼鷹,最後一個箭頭來到了狼。金字塔在她手下逐漸成形。金字塔的頂端蹲坐著人類,一旁伴隨其他幾種食肉動物。
「事實上,世間沒有一種動物能夠獵食老鷹或獅子。」
「將這些寫在筆記本裡。」
學生無一不從。
新的學年才剛開始。六月的騷動喧囂終於煙消雲散,那個裸露手臂的悶熱時節。陽光來勢洶洶穿透大片玻璃,將教室變換成一間溫室。光禿禿的後腦杓裡,對夏日的期盼仍在抽發萌芽。不想虛度光陰的純粹盼望,正一點一滴奪走孩子們的注意力。游完泳後眼睛通紅,全身皮膚油膩膩,渴望自由渴望到大汗淋漓,他們無精打采地癱掛在椅子上,打起盹,睡掉了假期。有些人神智恍惚、漫不經心,有些人因為考試在即,佯裝順從聽話的模樣,像客廳地毯上投降於貓的老鼠般,將他們的生物試卷推到講台上。只為了在接下來一小時問到分數,便拿出小型計算機,貪婪急切地核算平均分數,修改至小數點後第三位。
英格‧洛馬克不屬於那種只因為很快會失去面前的學生,而在期末改變原有立場的老師。她不害怕孤立無援,失足墜入無意義之中。隨著暑假腳步的接近,有些同事的態度簡直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整個人忽然變得親切好商量。他們的課堂墮落成空洞貧乏的共同演出。這兒一道沉思的目光,那兒一個輕柔的撫觸,裝模作樣抬頭挺胸,像觀看糟糕的電影。分數如通貨膨脹般飛升,大大背叛了優秀這個評分等級。還有將學年成績四捨五入的陋習,藉此讓一些沒有希望的個案晉升到下一個年級。彷彿真可以因此幫助到某人似的。這些同事怎麼也不懂,對學生涉入太深,只是有損自己的健康罷了。他們不外乎是會剝奪生命能量的吸血鬼,以教師為食,拿沒有意義的問題、忽然冒出的想法、表現出倒人胃口的親密,吸取教師的權限和恐懼,不斷蠶食鯨吞。是不折不扣的吸血鬼。
重要關鍵在於,應事先為學生確立方向,給他們戴上馬兒遮眼罩,提升專注力。課堂上若是騷動吵鬧,只需拿指甲在黑板上刮出刺耳的聲音,或者講解顆粒性包生絛蟲。總之,學生最好感覺自己隨時在她的掌握之中。她並不欺惑他們,給予無謂的希望,若是如此,她必得說些話才行。而她絲毫沒有發言權,也沒有選擇的機會。沒有一個人擁有選擇權。唯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此外無他。
新的年度現在展開,即使這一年早就開始了。但對英格而言,落在星期一的九月一日這一天才算起始。她總在凋萎的夏季尾聲許好新年新希望,而非在耀眼的除夕之夜。她很高興學校行事曆始終能安全地帶領她穿越曆法上的年度轉換。不需要倒數計時,不需要觥籌交錯,迎接新年到來,只消將行事曆簡單翻過去就行了。
英格望向三排的學生,頭部始終文風不動。多年來,她練就堅定不移、威力無比的眼神,早已臻至完美。根據統計,在場至少會有兩名學生對這門科目感興趣,但事實發現,統計數字岌岌可危。高斯的常態分布理論靠邊站。這些學生究竟是怎麼撐到現在的?
六週來,他們遊手好閒,虛度時光。沒有一個人打開書。偉大的暑假,但已不若以往那般偉大。假期太長了!學生們好歹需要一個月,才能再度適應學校的生物週期。幸好她不必聽他們的故事。他們可以講給那個史旺涅克聽,她每次帶新的班級,就會玩認識新朋友的拉紅線遊戲。半小時後,所有參與者全纏結在紅色羊毛線裡,能一字不漏背誦出隔壁同學的名字和嗜好。
和弱者攪和在一起,就是不值得。他們淨是妨礙別人繼續前進的包袱,且是天生的累犯,是健全同學們身上的寄生蟲。這些愚蠢的人早晚會停滯不前,鎩羽失敗。強烈建議讓他們盡可能提早面對真相,而非在他們一次又一次觸礁後,不斷給予新的機會。點醒他們,他們沒有先決條件成為貢獻社會的有用之人。為什麼要偽善呢?並非人人都辦得到的。況且,何苦非得如此?每一個學年都會出現沒出息的傢伙。只要其中一些能培養出基本的美德,便該額手稱慶。禮貌、守時、清潔。如今不再評量品行分數,實在是大不幸。秩序、勤勞、合作、貢獻,是這個教育制度中的清寒證明。
【內容摘錄三】
演化論(摘錄)
太陽從樹後探出頭,高掛在林子上方,萬物被照耀得清晰明朗。葇荑花遍野綻放,黑刺李枝幹上白點斑斑,還有尖銳的黃色連翹和綠枝伸展的樺木。雨連下了好幾天,不過今早晴空蔚藍如洗,萬里無雲,倒映在濕地的水面上。濕地大如湖泊。復活節就快到了,下下星期開始連放十天假期。也該是時候了。周遭一片寧靜,氣氛祥和。路上幾乎不見汽車。公車早已離站,站牌孤零零立著,彷彿荒廢了好幾年。
他做的是對的。人不過是在假期與假期之間攀附前進。十天不需要看見那群討人厭的學生;十天,只保留給自己,以及花園和房子。當然,還有漢斯,庭園籬笆邊的每日寒暄。事實上,只有漢斯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窩在自己家裡,伴著屋外兩支溫度計,以及操控他的天氣預報。退休生活,想想其實很可怕。她必須離開,到伊費那克(Ivenack)觀賞千年橡木。那些橡木就算不比加州巨杉久遠,也差不多年歲;去看石灰岩的白色斷崖或燧石層,漫步沙灘。那些地方離此都不遠。還有圈養鹿的露天圍欄,牠們身上有白色斑點。
公車為什麼還在前方?竟停在路中央。藍白條紋的車身,暗色的車窗玻璃,真的是接送學生上下學的公車。車子顯然不動了。孩子們站在外面,溝渠旁妝點著五顏六色的連帽外套。凱文和他那一群朋友站在耕地上,感覺似乎很開心。當然嘍,終於發生事情了嘛。有些女孩甚至在路邊跳起了橡皮繩。吵吵鬧鬧一片。正中間露出徐立希特那張等公車的嘴臉。司機繞著車走來走去,耳邊講著手機。愛倫跟在他旁邊。司機打開一個蓋子,把頭伸了進去。耶妮佛走了過來,對她揮手,想要講些什麼。對向車道終於沒車了。她踩下油門,加速超車駛離。
下一個站牌映入眼簾,站著薩絲琦亞和幾個實科中學的學生,頭上戴著耳機,兩手插在褲子口袋,無聊地空等著。他們可能有得等了。立在他們身後的黑色候車亭像一間大型狗屋。被拴住的動物,正如他們的處境,活動半徑被劃定了,空間上,時間上,只能在鍊子範圍內移動,一天又一天。沙地被長久的等待給蹭硬了,地上有幾個被狗挖開的洞,埋骨頭用的。
車門打開。
「上車吧,公車在路上拋錨了。」
她坐進來,將背包塞在兩膝之間,關上門,拉下安全帶繫好。引擎轟隆作響,油門踩太深了。她沒有往這邊看,不發一語。那塊斑。領子處,藍色冬天外套的襯裡翻了出來,裸露的脖子上有微微紅斑。棕髮下的頭皮隱隱閃耀。只有引擎的隆隆聲。
置物箱裡的東西,兩個座位之間儲放格裡的雜物,彷彿放了可能出賣她的東西,彷彿天知道她對她有何企圖。裡頭只有沃夫崗的名片,她沉重的鑰匙圈,幾顆沙棘口味的咳嗽糖。誘拐未成年少女。打開收音機嗎?不,最好不要,只會轉移注意力。空氣新鮮宜人。窗戶又往下搖開一道縫,有空氣可以呼吸,現在好多了。原野上出現幾株零星樹木。
「那些是冰河時期留下的洞。」
她終於轉過頭來。她屬於她了。
「原野上那些樹群,還有變為沼澤的凹地,全都源自於冰河時期,是冰河消退後留下來的。冰屑融解後,便形成了這種凹洞,有時候地底下甚至是中空的。LPG以前曾將沙子倒進去,才有辦法開著拖拉機順利從上面直直前進,但因為潮濕又逐漸退縮。這些洞很深,沒辦法簡單地乾燥。除此之外,那也是非常重要的群落棲息地。」
艾莉卡假裝在小腿上抓癢,像個小孩似的漠不關心,肆無忌憚。世界上有女性孌童癖者嗎?
「妳看過小鹿嗎?我是說,在野外看見的鹿。」
她故意看著窗外。
「沒有,為什麼問這個?」終於開口了。
她在座椅上滑來滑去,兩膝緊緊靠在一起。誰知道呢?搞不好她感到害怕。畢竟她有機會對她做出不軌之事。什麼樣的事?她究竟對她有何企圖?沃夫崗名片上有個鴕鳥的剪影,鑰匙,咳嗽糖。什麼事也還未發生。到目前為止,她還沒看見任何人影。她想對艾莉卡做什麼呢?在森林裡,瞭望台上,在那些冰河期留下的小洞裡。手牽手。不管她願不願意,帶到某一處,囚禁起來。就這麼簡單。誘拐兒童。她還算是兒童嗎?無論如何,至少未成年。不是長得國色天香。落到她手中,只能任她擺布。誰會在這裡給人設下圈套?接下來呢?她可以狠心地把她丟在這裡。她可能誤會了,被錯誤的事實給蒙蔽。艾莉卡比較孤僻,任何事情都引不起她的興趣,也不比其他人優秀。她經常發呆出神,被動地跟著做所有的事。她應該這麼做!將她綁在樹上,強迫她好好看著。終於找到答案了。或許會有一隻小鹿經過。堵住她的嘴,讓她沒法兒再說話。艾莉卡就這樣坐在副駕駛座,呼吸著,彷彿什麼事也沒有,也確實沒有什麼事。再也無話可說。
車窗外白色的電力風車銀耀閃亮,孜孜不倦地轉動著。潮濕的田地上出現了幾隻迷路的天鵝。黃楊樹間刺眼的垃圾,灌木叢裡的塑膠袋。園圃裡,野生鬱金香爭相開花。汽車銷售中心前,旗幟飄揚。枝幹柔弱的影子映在房屋正面。
她將車停在教師停車位,拉起手煞車。艾莉卡解開安全帶,抓起背包,下了車,將門關上。關門聲有點太大。
「早安!」史旺涅克那女人騎著紅色腳踏車朝這裡過來。
「妳好啊,英格。」她露出若有所知的笑容。所有事都看進了她眼裡。在一輛車子裡。一個小弱點。現在結束了。永遠。
長頸鹿的脖子
Der Hals der Giraffe
- 定價:280 (HKD93)
- ISBN:9789862134924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 x 20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