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唯有書寫,能召回消失的藏地風景,
也讓她的生命故事得以被記憶。
昆桑這輩子從未想過自己會離開西藏。她在西藏一處偏遠的小村長大,年紀輕輕就已立誓成為僧尼,有近十年的時光跟著上師在山間隱修,每天在誦經、修行、打坐之間度過。她不富有,但她並不困乏:生命給了她所有她所需要的,她的世界充滿了靈性與凝定。她和一位僧侶結了婚,生了兩個女兒,生活平靜無波--直到中國軍隊踏進她的寺院的那一天。
在藏傳佛教中,有一則古老的預言:「當鐵鳥升空、鐵馬在地上奔馳,即是末法時代到來。藏人將像螞蟻般流散各地,佛教密法也將興盛弘傳全世界。」鐵鳥與鐵馬──飛機與火車──帶來了一批批中國軍隊,他們摧毀寺院、帶走僧侶與僧尼,昆桑一家人終於被迫在一九五九年冬天踏上逃亡之路,他們帶著最簡單的裝備和食糧,橫越了冬季的喜馬拉雅山,逃往鄰國印度。昆桑在印度的難民營待了許多年,她的小女兒和丈夫相繼離世,直到命運之神終於垂憐──一位來自瑞士、熱愛西藏的年輕人馬丁.布勞恩,無可自拔的愛上了她的女兒,最後終於將她們母女倆帶到了世界另一端:瑞士。失去故鄉多年之後,她們重新有了家,不久後,本書作者央宗.布勞恩,在瑞士誕生。
曾經平和安詳的舊時西藏,只存在昆桑的記憶之中。透過央宗.布勞恩的筆,外婆與母親的故事得以被述說,不復存在的心靈故土,也只有透過書寫,得以重現在世人面前。
名人推薦
◎ 關於文化如何交融疊合、並豐富彼此的美麗故事。── Bookreporter
◎ 這本書以最動人的方式道出了中國入侵西藏所帶來的傷害。關於西藏三代女子的美妙回憶錄。──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
◎ 這三個女子的生命,恰巧與西藏最悲慘的時代相重疊──嚴峻,同時也振奮人心。一本「必要」之書。── 柯林.施伯龍Colin Thubron
◎ 容易閱讀、充滿層次,關於文化如何轉化並延續的故事。──Kirkus Review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央宗.布勞恩 Yangzom Brauen
演員、藏獨運動者。央宗生於1980年,父親是瑞士人,母親為西藏人,目前活躍於洛杉磯和柏林兩地,並曾於德國與美國參與多部電影演出。她同時也是積極的藏獨支持者,固定於網路電台「西藏之聲」為西藏獨立運動發聲,並時常籌組相關議題的抗議與示威行動。
譯者簡介
林倩如
曾就讀法國南西大學歐洲電影視聽研究所、德國曼因茲大學電影與戲劇研究所。從小熱愛閱讀世界經典名著、傳記及推理犯罪小說,翻譯過各大類型影視字幕以及各類型文學作品。長年旅居德法,現專事翻譯。
linchienju@hotmail.com
目錄
序章
1 受困
2 故土遙遙
3 山中的病榻
4 四十九日
5 年輕的僧尼
6 亞沛仁波切
7 隱修之地
8 名叫茨仁的僧侶
9 障礙
10 在龐山的日子
11 災禍將至
12 再教育
13 逃亡
14 應許之地
15 石頭,石頭,石頭
16 朝聖之旅
17 活著
18 史特林城堡
19 遺願
20 見到達賴喇嘛
21 母女分離
22 鼠王與王子
23 求婚
24 抉擇
25 婚禮鐘聲
26 新世界
27 自己的家庭
28 快樂的事
29 「長襪皮皮」的童年
30 來自西藏的消息
31 失樂園
32 重返龐村
33 童年的遺址
34 西藏之夏
35 伯恩歲月
36 世界舞台
37 藏獨運動之路
38 莫斯科風暴
39 印度朝聖之旅
40 環遊世界
41 在拉薩
42 漂流的藏人
後記
抵達終點
晚秋時節,一陣風呼嘯著吹過枯瘠的草原與田野。才一踏出房子,我立即被猛烈的強風給吹到一旁,我得奮力穩住身體,才不會給推倒。莫拉(Mola)也叉開雙腿走路,免得跌倒,風吹進她身上一襲及地的紅袍裡,宛若風帆般揚起,迫使她必須更謹慎地走路以免失衡。「莫拉」是藏語外婆的意思。藏人不習慣記住人的名字,因此,我們家族都直接喚外婆莫拉。我的莫拉是個九十一歲的佛教女尼,依據出家傳統,只見貼著頭皮薄薄一層的雪白短髮,而身上除了紅、橘、黃的顏色外,不穿著其它衣色。莫拉想跟平日一樣繞著房屋「廓拉」(kora)。我們藏人把「在全心的祈禱中繞著神聖之地走動」的舉動稱為「廓拉」,像是一種朝拜儀式,它可以長達幾百公里,也可以只有幾百公尺長。
在這個希臘的帕羅斯島上,當然找不到任何一間佛教寺廟,所以莫拉隨身帶了自己的聖物:一張達賴喇嘛的照片、一張她的上師敦珠法王的照片,還有一尊佛陀,全都裱在金框中。她把它們擺在我們渡假住的古老農舍起居室裡的壁龕上,然後在聖物前插上幾炷香,如此她的旅行小佛壇便大功告成了。對她而言,這是整座島上最神聖的地方,所以她想繞著她的佛壇進行轉經儀式,以順時針方向繞著房屋和庭園走一圈。無奈今天風實在是太過強勁了,使得她不得不進到屋裡來。
我的父母、哥哥、莫拉和我,一起聚在這裡享受短暫的家族度假。我們全家人平時分散在世界各地:伯恩、蘇黎世、洛杉磯、紐約、柏林,如果西藏仍是昔日的西藏,我們本該同住在龐村(Pang),一個位於西藏東南部的偏僻山村裡。我的外祖父母都是佛教僧人,曾住在當地的一間寺廟中,但隨著中國軍隊破壞一間又一間的寺院,搜刮財富,徒留一地瓦礫,他們被迫於一九五九年的冬天踏上流亡之路,直到今天。五十年後的西藏,我的母親和外婆的祖國,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有家族成員都承擔著這份苦痛。
當時的她會在天邊第一道曙光露出時,開始打坐靜心。而今,莫拉正來到她悠長生命歲月裡的最後一段路程上,她朝著天邊最後一道霞光靜思冥想。她表現得無痛無憂無悲。她全然地身在這裡、活在當下,心無旁鶩地和我們在一起。她知道自己不久後將離我們而去,但她不懼不慌。心情寧靜自在,對塵世毫無眷戀。而我的母親──我的阿瑪拉──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她的信仰。當莫拉在她的佛壇前點亮油燈,阿瑪拉正朝著我們屋後小丘上那間純白的希臘東正教式教堂走去。在那裡,她會點燃一根蠟燭,留下奉獻並祈願。有時她是獨自一人,有時則會有其他小鎮的居民加入她。人們在此對上帝的虔誠祝禱,一如阿瑪拉用西藏母語對同一位上帝無聲傾訴。莫拉從沒有想過走進另一個宗教的廳堂──她總是帶著她自己的佛壇,不論她身在何處。至於我呢,此時正躺在花園裡的吊床上,懶散地讀書,聽著耳邊的母雞與蟋蟀的叫聲,以及從屋裡傳出莫拉的祈禱。同為一家人的我們,是多麼的不同……。
當我的母親從山丘上的小禮拜堂歸來,莫拉也差不多完成了她的祈禱儀式。我們三人站在外頭,一同目送著太陽隱沒於山巒之中,周遭的景致逐漸與燦爛的星空融合為一。眼前的地景、岩石與天空,與西藏極為相似,這也是我們如此喜愛這裡的理由。莫拉、阿瑪拉和我,默默看著最後的霞光全然隱滅,我感動地幾乎流淚。我感覺到此時此刻,我們彷彿正抵達一趟遠行的終點;一趟我即將開始敘說的長遠旅行。
轉山行
EISENVOGEL(Iron Bird)
- 作者: 央宗.布勞恩
- 原文作者:Yangzom Brauen
- 譯者:林倩如
- 出版社:自由之丘
- 出版日期:2014/03/12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60 (HKD120)
- ISBN:9789869019453
- 規格:平裝 / 32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