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解說物品和家事方法的原理及基本物性,讓你100%掌握和應對實際狀況。 
◎提供以簡馭繁的基本原則,也提供鉅細靡遺的處理方法,更探討家事的意義,讓你見樹又見林。 
◎手繪線條圖,清楚解說家事技巧 
餐盤該怎麼擺設、衣物該怎麼晾曬熨燙、衣物的編織方式和衣料纖維的特色為何……統統都有手繪圖解。 
◎提點常見家事困擾和技巧 
例如:亞麻和羊毛纖維在潮濕時強度會減弱,因此絕不能直接擰乾,要捲入大毛巾裡吸乾多餘水分,然後平放晾乾。又如:迅速做出營養又美味的晚餐,可善用烤箱料理,利用雞肉(蛋白質)流出的油脂(脂質)一起烤熟馬鈴薯(澱粉類)和花椰菜(纖維質),各類營養素一次到位,也容易做出變化! 
◎動手DIY,教你自製清潔和消毒用的水溶液,清理壁磚、地板、鍋具、餐具,一網打盡。 

 

 

家務界經典暢銷書│各大媒體一致盛讚│讀者四星半高度評鑑
食物、衣物、清潔、居家活動、睡眠、居家安全、居家法律及保險,七大家事領域,上下雙冊,全面擊破! 

「本世紀無人能匹敵的非凡成就,未來一百年可能也不會有。」──《新聞週刊》
完整掌握家事運作,完美打造家庭生活

用乾淨的被單、香味四溢的廚房、舒適的客廳,一筆一畫勾勒出一個家。
把家事做好,讓家成為愛的空間!


無論是一個人住,還是與另一半、父母,甚至十個孩子同住,家事都是讓家充滿活力的關鍵,讓這個孕育生命的地方,得以以其獨特的運作方式和韻律,自成一個小天地。因為家事,沒有一個地方能像家更能讓你自在做自己。

◎洗衣服有什麼難?統統丟到洗衣機不就解決了?
難怪你的亞麻上衣皺巴巴、內衣褲都染成藍灰色、襯衫領子牢牢附著髒污,毛衣也變形得無法再穿!
◎下班後還要做晚餐給全家人吃?怎麼可能!
因為你忘記善用烤箱、電鍋和剩菜,因為你沒想到罐頭也很好入菜,因為你以為一餐要兼顧蛋白質、纖維質和澱粉類很困難。
◎洗碗,我真的早就會了嗎?
當洗碗槽塞滿喝飲料的水杯、附著著菜渣和醬汁的碗盤,以及燒焦的煎鍋時,該先從何下手?用來洗碗的洗碗巾、擦乾碗盤的拭布,以及清潔餐桌和廚房的抹布,用何種材質和織法的布料最合適?

作者憑著對於家庭和家事的熱愛,及身為法律人一絲不苟和追根究柢的精神,鉅細靡遺寫了這本家事大全,教你如何把家事做對、做得輕鬆、做得有創意、做得有人味!
當你了解家事背後的物性和運作原理,當你了解食材的特性和烹飪原則,當你了解衣物的材質、織法和特性,以及洗衣機的運作原理,你在市場、在廚房、在餐桌、在服飾店、洗衣間、在縫紉間,都能得心應手,並且變化自如,營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舒適居家空間和家庭文化。
家事做得對,家就有了輪廓,用乾淨的被單、香味四溢的廚房、舒適的客廳,一筆一畫勾勒出一個家。讓家務成為智慧、巧思和愛的展現,讓整間屋子成為居住者軀體的延伸,讓家人透過家事參與,認同自己所創造的家。

你知道嗎?
Q一般清洗碗盤用什麼最合適?

X 菜瓜布
X 海綿
X 鋼刷
X 超厚洗碗布
O有凹凸紋理的薄洗碗布

Q 麵包應該存放在哪裡?

冰箱冷藏室?錯!很快就會變質。
室溫?對!
冰箱冷凍庫?對!
A 冷藏的麵包比放在室溫下的麵包更容易變質。麵包在8°C的冷藏溫度之下放置一天,變質的速度與放在30°C之下放置六天是一樣的。如果要存放多日,可放入冷凍庫,食用時無需解凍直接烘烤,麵包就會恢復新鮮和彈性。

Q 水龍頭的熱水,拿來烹飪應該沒問題?

A 錯!水管中的鉛更容易溶於熱水中。正確方法應是先打開水龍頭,讓水流出一陣子帶走水管中的鉛之後,再取水煮沸。

Q 一般情況下,抗菌洗手皂比一般洗手皂更好?

A 錯!長期使用抗菌洗手皂反而可能使家中細菌產生抗藥性。抗菌洗手皂對皮膚也較刺激,如果皮膚皸裂或變粗,會更容易遭微生物入侵。一般洗手皂便能去除90%的有害微生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雪瑞.孟德森 Cheryl Mendelson
因為被衣服標籤上模糊難懂的洗滌說明弄得無助又沮喪,恨不得手上有一本權威家事書可供查閱,身為律師的她做了每個律師都會做的事:查閱「法規」。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鉅細靡遺考察家事細節,蒐集並研讀各種新舊家事手冊,再加上自身對居家生活的種種期待與親身實踐,最後寫出這本家務界的聖經《家事的撫慰》。
此書一出廣受各大媒體和讀者盛讚,甚至獲得《食物與廚藝》作者哈洛德.馬基的推崇,最後更一躍成為家務界的經典暢銷書。
作者六歲就會用別針幫嬰兒包尿布,九歲就會料理早餐,用雞蛋、培根、吐司和咖啡餵飽一大家子以及農場工人。日後成為哈佛法學博士,但從小認定做家事是可敬的事,認為人生最大的圓滿就是有一天能打理屬於自己的家。
與第一任丈夫離異是因為對家的期待不一致,第二任丈夫則願意與她一起以家事來認同並創造自己的家。

 

林慧珍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新聞所碩士,待過動物實驗室、當過記者、喜歡閱讀和旅行,都是基於對人事物的好奇心。新書裡的第一手知識與見解,是面對浩瀚文字海時仍能耐著性子翻譯的最大動力。
譯有《食物與廚藝:奶、蛋、肉、魚》(合譯)、《垂直農場:城市發展新趨勢》等。
甘錫安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
曾任多份資訊雜誌、Discovery頻道、旅遊生活頻道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及《BBC知識》雜誌翻譯,書籍譯作包括《123和+-×÷的數學旅行》、《氣候創造歷史》、《像專業攝影師一樣拍攝》、《改變攝影的100個觀念》等。
目前居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台灣頭基隆,熱愛家居生活,尤其醉心於在處理家事時融入各類科學概念,但對家事的投入程度與工作時間成反比。

 
產品試閱
 
第一章

我的祕密生活



我是個職業婦女,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我做家事。在社會上,我先後當過律師及教授;但在家中,我洗衣、打掃、湊合出每頓餐點,而且花費許多時間與心力在每日柴米油鹽中,投入的程度堪比我那些被稱為「家庭主婦」的祖母。而每當我想好好讀本書,我會去拿自己收集的老舊家事手冊。我喜歡做家事,並享受家事帶來的舒適感受。

目前為止,我幾乎沒有公開過我對家事的熱情。第一次見到我的人,都不會覺得我是那種把時間揮霍在編織,或者把心思放在何時幫地毯和床墊換方向等家務瑣事的人。我的直覺是,自己並不希望表現出這種形象,畢竟我屬於第一代職業婦女,花在工作上時間多過待在家裡。而且,我們也都心知肚明,沒有法官會採信家庭主婦的說詞,沒有大學會聘用家庭主婦當教授,也沒有企業會提拔家庭主婦,那些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更不會在

宴會上找家庭主婦攀談。



此外,如果給人過度耽溺家務的印象,還可能對社交生活大為不利。我曾在端出自己手擀的義大利麵宴客時嘗到教訓,發現原來有些客人不喜歡這樣,因為他們無法自在享用他們認為大費周章的食物。兒子念托兒所時,我竟然也犯下大錯,花了好幾個小時以金蔥布料為他縫製一套太空人造型的萬聖節服裝,結果令許多買了現成蝙蝠俠或鐘樓怪人戲服的家長對我投以不友善的眼光。甚至近來,當我不得不向親朋好友透露這本花費數年時間寫成的書籍內容時,我又得到許多異樣眼光。很多時候,我會鼓起勇氣向他們如此坦承:「不,這本書不是在介紹家事歷史,而是解說如何鋪床、把家裡打理得更乾淨舒適的實用工具書。」或是這樣解釋:「不,這本書跟食譜、花藝、園藝、拼布、裝潢或手工藝無關,這裡講的是家的運作方式,不是家的樣貌。像是不同衣料的用途、櫥櫃與冰箱的儲物方法、洗衣整燙、鋼琴調音、清掃除塵、家事紀錄、書本、法規、病菌、過敏,還有居家安全等等。」每當我這麼說,隨之而來的有時是令人難受的沉默。



我之所以堅持把這一長串話說完,部分原因是,並非每個人都向我報以難以置信的眼光,有人還是會以熱情回應。更令我更訝異的是,沒有人對這個主題感到興趣缺缺。家事顯然是個熱門的題材,即使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燙手山芋,卻能讓另一些人心頭發熱。



生不逢時



對我來說,這題材其實也算是個燙手山芋。從小,我的教育養成就是成為農婦與母親,無奈我生不逢時,農場女主人的缺並不多。在十三歲之前,我都住在賓州阿帕拉契山區西南角一帶,大部分時間都在農場裡接受舊式的家事教育,這也的確與一九五○年代一般美國女孩的生活經驗大不相同。我很小就學會照顧嬰兒、打掃房子、洗衣、種花種菜、烹飪、刺繡、編織與縫紉,也會餵豬、養牛及幫忙擠牛奶。令我相當自傲的是,在六歲時,我就會用別針幫嬰兒包尿布,九歲時,就會料理早餐,用雞蛋、培根、吐司和咖啡餵飽一大家子以及農場工人。



在我的小小世界裡,做家事是可敬的事。因此,我一直期盼有一天能打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儘管這是我想要的生活,也具有相當的自信能把家打理得很好,但另一方面,我卻幾乎對過去所學的每件事感到懷疑。原因在於,我的家事教育是在兩位祖母微妙的角力戰中習得的。這兩位女士都精於針黹、烹飪、醃漬食物及各樣家事,也都堅信只有自己所學的那套家事之道是對的,別人的方式都是錯的。



我的外祖母鍾情於以傳統義大利風格打理家務,我的祖母則熱愛她那套傳承自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的方式。在外祖母家中,耳邊傳來的是普契尼的歌劇,床鋪鋪著亞麻床單,細緻針織的邊緣還捲著採自花園的薰衣草。

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窗台的瓷壺裡插著鮮花,空氣中飄著大蒜與咖啡的異國香氣,洋溢著開放、熱情好客的氣氛。祖母家則像一座堡壘,足以阻擋所有入侵者,各種應急的物品與工具一應俱全。屋內縈繞著自動演奏鋼琴彈奏出的一八九○年代懷舊曲目及英文詩歌,門窗緊閉到近乎黑暗,以隔絕來自空氣與光線的各種可能傷害。地上鋪著手工編織的碎呢地毯,床上蓋有顏色鮮豔的拼布被,吃的是從自家花園摘採的青豆做成的奶油青豆泥。我的英美祖母教我美式編織手法,借用整隻手臂的動作把紗線繞在細針上;我的義大利祖母則對這種費力、沒效率的方法相當不以為然,堅持要我照著她的方式,只動用食指的最後一個關節,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動作。我的英美祖母對義大利祖母製作拼接裙的點子嗤之以鼻;義大利祖母則認為床鋪必須透氣,因此鋪床摺被是不智之舉。英美祖母一講到紅眼醬1 就眉飛色舞、嘴角上揚;義大利祖母則鍾情於大蒜。義大利祖母幾乎不知如何熨燙衣服,有需要時一律外送處理;英美祖母則擁有所有想得到的熨燙工具,並認為熨燙是家事藝術中的王道,只要看到我上衣袖子有熨得平整的摺痕便眉開眼笑。兩位祖母都堅信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因此只要我採用其中一位的方法,另一位便不免要批評一番,她們也總是無法認同另一方的烹調技術與家事能力。



由於我相當醉心於傳統婦女的那種快樂,希望未來當個家事高手與稱職的母親,因此經常面臨兩難:不知哪位祖母的方法才正確。出於對母親的愛與個人的審美觀,我本身偏向義式作風;但基於對父親的愛以及身處的社會環境,我又時而轉向美式做法。這些問題要一直到我踏入青少年時期,才漸漸不再困擾我。生活在美國的現代化郊區,我對做家事已變得興趣缺缺,也不再那麼看重。我心中甚至浮出一種想法:如果這世界不再欽佩那些會縫縫補補、燒飯做菜的女孩,不管我採用的是義式或美式,都是跟不上時代的。正因如此,我讓自己埋首於讀書、寫作,走上學術生涯,更義無反顧地在很年輕時就嫁給一個很不喜歡家庭生活的男人(當時的果決讓我在步入中年後感到相當後悔)。然而,成長過程的經歷很難輕易遺忘,過了一兩年自以為擺脫戀家情結的愉快生活之後,我的真實本性再度浮現。一個暴風雨天,我從外頭回到家後,發現三隻濕答答、滿身泥巴的狗兒(一隻是我們的,兩隻是丈夫朋友的)蜷縮在我們亂糟糟的床上,我忍不住哭了。那是個轉捩點,促使我和丈夫開始理性討論彼此的差異,我記得自己還一度為掃除家具底下的灰塵拚命提出哲學性辯護。結果我們越來越不理性,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家事的撫慰 上下 (2冊合售)
Home Comfort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Keeping House

 

作者  /  雪瑞.孟德森Cheryl Mendelson

譯者  /  林慧珍

出版社 / 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4/03/05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

裝訂 / 平裝

 

 

 

定價 / NT$1020 (HKD340)

 
 
ISBN 13 /8667106503310

頁數1024
尺寸17X22.5CM
裝訂平裝
級別
語言中文/繁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書蟲小店 的頭像
    書蟲小店

    書蟲小店的部落格

    書蟲小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