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印行數百萬 讀者數千萬
華文世界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雜文集
令中共宣傳部心驚膽戰的“第一禁書”
風靡大學校園,改變一代年輕人精神取向的青春之歌
比<<醜陋的中國人>>,<<野火集>>生命力更長久的文學經典
余杰,一介書生,身無長物,他同劉曉波一樣,不過是用筆來寫出他們所見到的社會的種種畸形和不公,來表達他們對自由、民主、人權、法制這類人類普世價值的嚮往和追求。
余杰秉持北大的民主自由學風,發揚知識份子的批判傳統,直言不諱地批評極權制度和中國文人的懦弱。他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言論的危險,但十幾年來始終未改初衷。
以余杰信仰之誠篤,文藝心靈之敏銳,他可能在書房中安置著基督受難的十字架,在深夜閱讀思索,遙想其祖國大地的清寂心境中,聆聽著巴哈的馬太受難曲。
作者簡介
余杰
1973年10月3日出生,四川成都人,人文及政治題材作家,曾經是獨立中文筆會副會長(2005年-2007年),積極參與中國人權活動並公開表達自己觀點。和多位人權律師和作家組成的家庭教會、北京方舟教會聚會。現居美國,在美國豐收華夏基督教會聚會。(維基百科)
13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7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近代文學史、思想史和學術史,碩士論文為《〈知新報〉研究》。 1998年,出版隨筆集《火與冰》,被其自稱為「抽屜文學」,該書尖銳批判中國大陸的文化和政治弊端,在知識界和廣大讀者中引起了反響。
此後,陸續出版《尷尬時代》、《我的夢想在燃燒》、《拒絕謊言》、《致帝國的悼詞》等多部雜文集和長篇小說《香草山》,以及研究日本文化和中日關係的《鐵與犁》、《曖昧的鄰居》,研究美國文化的《光與影》等著作。
2000年,余杰研究生畢業之後,受聘於中國現代文學館。但是僅僅工作了一天就被解職。余杰後在網路和海外媒體發表《致中國作家協會的公開信》,痛斥官方的文化專制主義,呼籲知識分子一起捍衛言論自由,大陸數十名作家學者聯名發表公開信表示聲援。《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等國際媒體也對此事件進行了報導。
此後,余杰成為完全靠稿費維持生活的獨立作家。2000年以來,其作品越來越難於在中國大陸發表,遂更多發表於香港《開放雜誌》、《蘋果日報》、台灣《印刻》雜誌以及美國中文網站《觀察》、《民主中國》、《人與人權》、《議報》、《博訊》等。
2003年,受洗成為基督徒,余杰開始深切介入一系列人權案件。先後參與多封重要公開信的起草或簽名,為遭到不公正審判的西藏活佛阿安扎西、被判處重刑的「新青年讀書會」成員、被以莫須有罪名起訴的家庭教會牧師蔡卓華、被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的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等人呼籲。余杰一直密切關注以「天安門母親」為代表的「六四」受難者及其家屬、受到官方打壓的基督教家庭教會以及上訪者和遇難礦工等弱勢人群的基本人權。
2003年,余杰與王光澤、劉曉波等發表公開信,呼籲當局「迅速遷移毛澤東屍體,將毛主席紀念堂改為文革博物館,將毛像從天安門城樓取下」。
2004年,在六四事件十五周年前夕,余杰與王怡聯名發表公開信,譴責中共十五年前的的行為,建議中共當局及對死難者及其家屬早謝罪並啟動政改。
2005年,余杰與丁子霖、劉曉波聯名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公開信,譴責法國政府遊說歐盟取消對華武器禁運。
2006年5月11日,余杰以中國大陸家庭教會成員和異議作家的身份,與王怡、李柏光一起在白宮受到美國總統布希的接見,針對中國大陸的宗教信仰自由等問題展開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深入交談。西方主流媒體評論說,這是中國家庭教會的「破冰之旅」。
余杰曾先後赴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巴黎大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雪梨科技大學、莫納什大學、海德堡大學、法蘭克福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等著名學府訪問和講學。
2012年1月11日流亡美國。
- 作者: 余杰 著
- ISBN: 9789881251183
- 出版社: 九江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 語言類別: 繁體中文
- 售價: HK$138.00
- 出版地: 香港
- 規格: 平裝 / 393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