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部手机打天下》,察百千产业兴衰转折!
全世界最好的黄金地段,就在65亿人的智能手机上!
运营商、互联网、保险业、传媒、教育等行业精英、首富王健林、羽泉、小柯联合推荐!
手机就是传统行业的终结者。
未来只有两种产业:能转移到手机上的产业和被手机遥控的产业。
手机到底是什么?
作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你和你的企业在未来的命运。
答错一次,毁掉一个伟大的企业;答对一次,你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无霸。
在过去,超级公司的标配是几万人的规模,上百年的传承,数以亿计的资产……
而现在,一部手机就够了!
手机是继铁器、蒸汽发动机、计算机之后,人类第四大文明工具。
在这个人人都依赖手机的时代,你是选择被手机操控还是利用手机成为世界巨富?答案不言自明。
本书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趋势进行预言,总结出手机时代的七大商业法则,概括出手机时代成为世界巨富的七大条件。
人类所有现有和未来的发明,都可以搬到手机上与之融合。如果不把你的未来和手机融合,你就会失去未来。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策划经验,总结出零售业、金融业、保险业、出版业、物流业、制造业等十二大传统行业与手机的结合方式与盈利模式。
当联想成为PC电脑世界第一的时刻,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与时代的方向背道而驰;
当中国移动坐拥十亿用户的同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离用户渐行渐远;
当传统行业的大佬们还在算计每分钟能赚多少钱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正走在悬崖边缘……
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手机是什么,答错一次,毁掉一个伟大的企业;答对一次,你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无霸。让我们抢先答对,抢先实现吧!
最后,通过触目惊心的案例,警示你在手机时代,我们的隐私和数据在“裸奔”!通过本书,告诉你如何选择、使用手机,通过手机怎么赚钱,而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推荐序二:掌中的商业帝国 肖金学
名人与专家推荐
绪论 息息相关,谁掌先机?
第一章 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第二章 颠覆世界的手机法则
第三章 下一个比尔?盖茨就是你
第四章 被打垮的行业如何重生?
第五章 纸上谈兵的“创意”
第六章 打进天堂还是地狱?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纵横千年》一文,评出人类50个世界首富,有6个人与中国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和、刘瑾、宋子文、伍秉鉴。
两个皇帝、两个贪官、一个太监。
真正的商人只有伍秉鉴。他垄断了清朝的海外贸易,1783年在广州成立怡和洋行。1834年以资产2600万银圆成为世界首富,也是官商勾结发财的典范。他做买办成功,鸦片战争后又因买办被问罪而失败中国式悲剧。
事实上每个时代的世界首富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文明特征:
*?农业文明时期要成为世界首富主要是抢土地,靠刀枪打天下。天下土地归皇帝。
最成功的首席创业模范是刘邦(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195年)。47岁才开始造反创业,仅用了7年就夺取天下,建立大汉公司,并使之整整存在了400余年,致使这种造就中国首富的商业模式持续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时间长达2113年。这个模式的风险在于家天下的独家垄断,常常需要数百年才会产生新的家族首富,实现王朝交替。
*?工业文明时期要成为世界首富主要是做和矿产能源、制造、零售、金融相关的产业。
著名代表人物有: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和保罗?盖蒂。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钢铁大王卡耐基。
零售业大王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家族(1000亿美元)。
金融银行大王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50万亿美元。
这个时期的首富产生周期基本可缩短在三代人、一百年之内。中国目前的首富也处于这个时期:房地产老板、煤老板、零售大王、饮料大王。
*?信息文明时期要成为世界首富主要是做和信息化相关的IT产业。
著名代表人物有:
软件大王比尔?盖茨。仅用11年便成为亿万富翁,39岁成为世界首富,用了仅仅19年。连续13次蝉联全球首富殊荣。
计算机大王迈克尔?戴尔。22岁赚到1800万美元, 32岁拥有43亿美元。
电信大王克洛斯?斯利姆。曾经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拥有678亿美元资产。
马克?扎克伯格,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创始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2008年,24岁的他拥有135亿美元,成为全球个人创业者中最年轻的单身富豪。
成为亿万富翁最快的是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佐斯,仅仅用了3年。
华人富豪中,靠信息产业成为地区首富的有郭台铭(IT代工制造业),超过石化塑料巨头王永庆成为台湾首富。丁磊、陈天桥先后通过网易和盛大网络公司上市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最具潜力成为中国首富的还有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依靠信息化产业成为首富的平均时间已经缩短在30年左右,而且主要通过公司上市成为亿万富豪。
……
*?虽然,我不能准确说出下一个比尔?盖茨会在什么时间诞生,但我可以预言,他一定会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他一定诞生在一个代表这个时代发展大方向的“朝阳产业”中。这个产业的核心的关键词一定是“移动信息化”。(参见麦肯锡报告《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和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发布2013年趋势报告,扫描二维码进行深入阅读。)
第二,与其说他是靠一项技术或产品成功,还不如说他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重新定义若干个行业。他一定是跨行业的平台扩张者,一定是充分利用手机和传统黄金产业的融合才大获成功。
第三,他的成功一定不只局限在某个地区或国家,一定是在全球化大趋势中赢得了整个世界。
第四,他的成功一定是利用信息“大数据”资产为核心的“轻公司”运营,去调动线下无数以物质资产为核心的“重公司”,以太极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巧实力取得了产业重构的成功。
第五,他的突破点一定是选取了移动信息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对某一个核心矛盾的解决方案的提供上。“朝阳产业”关键问题的解决是形成大平台的基础,也是出现伟大公司和人物的舞台。
第六,他也许只需要比20年更短的时间就能成为首富。
第七,如果我们不改变封闭的小农思维和创业环境,这个人不可能诞生在中国大陆。
“男怕入错行”,选专业和产业最重要!
死去的乔布斯为什么还能赚到钱?
乔布斯曾经创造出全世界最棒的个人电脑:苹果。它仅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丝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时尚,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色彩。1980年,《华尔街日报》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但仅仅五年后,苹果电脑就在竞争中败给了IBM电脑,1985年9月17日,乔布斯被迫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成功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技术,但只有更好的产品和技术却难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成功。
苹果个人电脑失败的核心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商业模式自我封闭,不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只想吃独食,拒绝和别人兼容。最后输给了更开放的“IBM”计算机联盟。
我曾经问学生:乔布斯于1996年重返苹果后推出iPod音乐播放器为什么会成功?要知道当年这已经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饱和市场。
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苹果iPod比其他音乐播放器更酷更时尚!
他们以为乔布斯的成功仅仅是产品的成功:他创造了一个更好的MP3播放器?
同样,当我问:“为什么iPhone手机可以击败诺基亚大获成功?”大多数人的回答仍然是:它是一部更好用、更酷的手机。
记得乔布斯在回答“苹果开发新产品为什么不事先去做消费者需求调研”的时候,他说:如果亨利?福特在发明汽车之前去做市场调查,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大家都希望买到一辆更好的马车。这对亨利?福特发明第一辆汽车有帮助吗?
亨利?福特造出的是完全不需要马来拉动,只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汽车”。这是一种超越了当时马车用户想象力和期待值的新概念的车。它颠覆的不仅是一种旧产品,它颠覆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颠覆了整个交通运输产业,颠覆了人际交往和一系列的社会法规与制度。
和汽车一样,苹果的iPod不仅颠覆了音乐播放器、颠覆了Walkman和Mp3,它也颠覆了整个音乐产业的运作方式和赚钱方式。正是iPod的一炮走红,直接启发了乔布斯把iPod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市场更加广阔的手机产业:一部颠覆传统手机概念的iPhone诞生了。它的出现使整个信息产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人们看见一种基于手机整合各行业资源从而改变世界的模式横空出世了!
苹果商业模式是对手机发明者摩托罗拉公司关于“手机是人类唯一电话”的颠覆。
也是对全球当时最大的数码时尚产品和娱乐内容公司SONY的商业模式的颠覆。其实,索尼才是最有资源率先创造出“苹果”模式的。索尼公司既有“随声听”、MP3、手机等终端移动工具,又有全球最丰富的音乐、游戏、影视等内容,但它没有把这两者进行营销协同捆绑,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苹果抓住了这个简单而伟大的机会。
乔布斯创造的苹果商业模式靠的根本不是什么独创的技术,而是靠对跨行业资源的整合。一句话点破就是:卖象牙筷子只有捆绑满汉全席才能赚大钱!乔布斯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知道人们买音乐播放器Walkman和Mp3不仅希望更酷更简单好用,而且还希望能够更方便、更便宜地通过手中的播放器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音乐、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这才是音乐播放器、游戏机存在的核心价值。这就好比你做了一双特别好的筷子,顾客只能观赏,却找不到去哪里用这双筷子夹到好吃的“菜”,这筷子的核心价值当然就大打折扣。
乔布斯的iPod和iPhone从产品层面看当然比竞争对手都更时尚更酷、更傻瓜化。但是他为这两双“筷子”创造的开放合作的“厨房”才是苹果赚大钱的根本。iPod的创新是它可以通过无线wifi网络登录iTunes音乐库,iTunes就像一个神奇的“厨房”,可以为iPod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上百万首乐曲,每下载一首仅需几美分。
……
iPod模式的成功极大鼓励了乔布斯以更极致的产品创新又先后推出了两双更吸引眼球的“筷子”:替代传统手机的“iPhone”和替代笔记本电脑的“iPad”。这次为这两双“筷子”配备的“厨房”叫App Storetore,这是一个由全世界内容和应用开发者各显神通的大平台,在里面为近5亿用户源源不断地“做菜”。
……
iPhone不仅能通过WiFi上网,更可以在没有WiFi的地方走移动通信网络3G、4G、5G……上网。乔布斯利用苹果时尚酷筷“iPhone”对手机用户的影响力,利诱和胁迫了全世界近180多家日子不太好过的通信运营商替自己打工,通过补贴巨额的资费向数亿用户包销苹果手机,还能通过独家合作方式从许多运营商的上网流量套餐资费中再分一笔钱。
做几双好筷子控制几亿用户,又利用对用户的影响力控制全球通信网络运营商,最后把用户购买力转化为对“厨师”内容、应用开发者的吸引力。
做一件事,赚了至少三份钱:苹果手机利润率高达50%,iPad利润率也达到了25%。从中国农民工(富士康代工苹果产品)和全球消费者身上先把“筷子”钱赚到手。
然后又从全球独家合作的运营商身上可持续地分流量费,或者节省巨大的市场推广费用。这是苹果赚到的第二份钱。
最后通过App Store的销售或广告收入分成,苹果公司可持续地赚到了第三份钱。
正是由于乔布斯“三双筷子捆绑满汉全席”的移动信息化商业模式的创新,2012年8月苹果公司以市值6325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值钱的公司,超过了当时微软(2567.8亿美元)、谷歌(2214.8亿美元)、Facebook(414.3亿美元)、亚马逊(1112.6亿美元)四大全球领先科技公司的总市值(6308亿美元)。
苹果公司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一是在这个时代必须通过手机与其他传统产业的融合才能取得非常规的成功。
二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远远不够,只有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才有可能成为“投入少,赚钱最多”的龙头“轻公司”。苹果公司在产业链上获取了近50%的行业利润,比起当年微软和英特尔联盟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利”有过之而无不及。
商业模式的创新是盈利的根本。
信息消费:手机也是大饭馆
我们可以把手机看成是新时代的餐饮业,只不过是卖信息内容和服务的,通过信息消费来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需求。
手机可以看成是用餐工具,如同中餐的筷子和西餐的刀叉和勺子。主要厂家包括:诺基亚、三星、苹果、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
网络技术标准不同相当于用户吃饭的包间不同:FDD4G技术好比是西餐,手机必须做成刀叉;TDDLTE4G技术好比是中餐,手机必须做成筷子才能匹配;做设备的是爱立信、华为、中兴、阿朗。
用餐坐的椅子好比是各种客户品牌和套餐包:有钱人坐的叫全球通,年轻人坐的叫天翼飞Young或动感地带,一般民众坐个小板凳叫神州行。中国联通干脆把所有人坐的椅子都叫“沃”。椅子不同,资费和服务也应该不同。
关键是吃饭的桌子由谁控制?手机在不能上网的时代,桌子由通信运营商控制:通信网络就是桌子,菜只有语音、短信和图片。
自从手机进入3G时代之后,网络不再是核心环节,由饭桌沦为上菜的搬运管道,也就是说通信运营商:沃达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忽然只能在饭馆里送菜倒茶,成了跑堂的伙计,成为比特移动搬运工。手机上网的操作系统成了整个产业最关键的桌子。在这个大桌子上面有各种杯子、盘子、碗、盆等,这就是智能手机应用客户端软件,包括浏览器、位置搜索、电子商务、娱乐游戏等。
里面装的酒水、主食、肉菜、汤、海鲜等就是内容。这是广大智能手机用户最终想要消费的大餐。提供内容和应用的是厨房和厨师,俗称SP、CP和SI。
为应用开发者、内容生产者的生产配套,又有人专门提供工具和解决方案。针对智能手机用户也有人不断开发管理工具(如手机助手等)来方便大家使用手机。
……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手机操作系统、浏览器、移动搜索和各类大应用平台的桌面控制权的争夺,拥有大平台就能跨界整合多项资源,成为用户和合作伙伴的良性生态产业链的掌控者,也就是能决定如何分钱的权力拥有者。
以移动信息化为核心,更大的变革会出现在传统行业和手机的颠覆性融合,一次新的文明正在你我的手上悄然出现,而划分传统与未来商业模式的不同标准又是什么呢?
互联网思维改变世界
每一次划时代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最终都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这种思维和态度的改变又反过来促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和发展模式的成熟。
互联网与传统商业模式的核心区别在于:
第一,“封闭”还是“开放”?
第二,“竞争”还是“合作”?
第三,“独食”还是“共赢”?
第四,“收费”还是“免费”?
第五,“产品”还是“平台”?
第六,“安全”还是“简便”?
第七,“局限”还是“无界”?
第八,“线下”还是“线上”?
围绕这八对看似矛盾的命题如何实现辩证的平衡,是信息化商业模式成功的基础。
大家都认同“开放”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但是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认为“开放”一定胜过“封闭”。拿苹果的半开放模式和谷歌安卓(Android)全开放模式做比较:
谷歌的安卓模式是连手机操作系统源代码都开放的,面向手机用户和应用内容开发伙伴实施双向开放。有利之处在于能迅速普及自己的标准,抢占最大的市场份额,为控制产业链埋下伏笔。但用中国风水理论看:前门和后门都门对门敞开,风水对冲,财富留不住就前进后出了。
尽管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主流,用户使用率名列第一,但是缺陷在于,首先全开放的模式很难通过安卓赚到钱,都是免费应用,合作伙伴长久以往会失去动力。其次,源代码的开放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在安卓的底层标准之上任意修改操作系统,导致目前安卓系统有多达几千种变形的标准在各种手机上运行,由于标准不统一,给应用开发商带来了适配成本极为复杂和昂贵的负担,难以承受。广大手机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也不方便。同时,源代码的开放给不法黑客提供了方便,很容易通过技术手段拦截窃取手机用户的短信、电话等个人隐私内容,给用户的安全带来隐患。
苹果的所有手机、IPad系统则采用了面向用户全封闭的模式,如同为用户打造了一个时尚,使用简便、舒适的移动监狱,不让任何一颗螺丝钉露在表面,没有键盘,用户连电池也无法更换,几乎锁死了用户的每一个自主环节。iOS操作系统也拒绝开放,但无与伦比的优质用户体验和酷炫的品牌塑造吸引了全球近4亿用户“自投罗网”成为粉丝囚犯,这为苹果后面的App Store平台的厨房开放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前端封闭锁定的用户规模越大、越牢固,后面开放的合作平台对伙伴的吸引力就越大:因为能赚到钱,能向用户收费。而参与开放厨房做菜的伙伴越多、应用内容越丰富,则对苹果手机用户的吸引力也越大。这种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是苹果商业模式盈利大获成功的奥秘。
同样,互联网公司往往把自己最大的专业优势服务通过“免费”的方式推广就能迅速击败竞争对手,聚集起数亿用户的规模,形成从一个产品的运营转化成一个跨界综合平台的打造,从别的增值领域收费,从合作伙伴身上收费,从对用户大数据的挖掘经营中收费,从精准的广告和电子商务中收费。这恰恰是传统商业模式思维自我限制的“死角”。如果让传统电信公司来经营“谷歌”和“百度”,商业模式一定会是“搜一次必须交一毛钱”;反之,如果中国移动敢于把所有通信费和“12580”购物挂钩,实施相应免费的策略:凡用12580购物就送消费金额5%的流量和话费,携7.2亿手机用户的购买力就有可能成为具有互联网新思维的手机大商城。这是去电信化转型的最好方式,也是学习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成功精髓所在。
“安全”和“简便”在未来也会成为手机时代一对突出的矛盾。可以预言的是,今后十年用户投诉最多的一定是使用手机产生的个人隐私外泄、流氓软件入侵、账号资金被盗、莫名其妙死机等安全问题。但过分注重安全,实现“封闭”式运营,则又会给产业链带来极大的相互交融的高成本。全球最安全的手机可能是“黑莓”(Blackberry),它的“全封闭”使得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成了粉丝和用户。但是它操作的复杂性和吃独食的推广方式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破产”。
据说每个互联网创业团队在寻找风险投资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你把为谁服务,解决了什么问题,给用户带来了什么好处,怎么收费赚钱,有什么前景等等商业模式讲明白之后,风险投资人最后会问一个问题:“如果腾讯要复制这种模式你怎么办?”你若答:“不知道怎么办!”投资人就会说:“我们不能投资,对不起!”
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企业,如果因为成功就自我封闭起来,希望吃独食通吃天下,什么都想自己干,创新力衰退,一定会使自己成为全民公敌,最终被伙伴、被用户、被政府抛弃。只有明白该如何合理地分钱,我们才有可能持续赚到更多的钱,而且更安全。
苹果模式也存在极大的危险。如果它长期挤压生产代工伙伴(如:富士康)的利润,挤压全球运营商的赢利,使它们增量不增收,变成苹果义卖手机的打工者,得不到应得的回报,“乔布斯模式”就很容易在未来崩盘。
成功的关键是心态的开放和思维的转型:我们应该把什么开放,把什么封闭;
我们该把什么免费,该让谁高兴地付费;我们该如何在合作中实现共赢的竞争;
线上又如何与线下协同……正确的目的决定了正确的策略,目的不明,一切做法
都是错误的。
手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最终会体现在你能否打破自己传统的“局限性”:做渠道的不一定是靠渠道赚钱,做物流的也有可能靠保险收入赚钱,做通信的反而最大可能是靠电子营销赚钱……
移动信息化商业模式的优势发展必须体现在“跨地区、跨行业、跨用户规模”的大跨越上。如果你的目标是全世界而不是某个城市,如果你是要打破传统行业的边界,修改游戏规则,如果你想赚几亿人的钱……那么你最适合把自己的事业搬到手机上来。只有手机能够解决: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body)、任何事物(anything)的移动中的、零散分散状态下的沟通和交易。
手机使一切界限消失!
手机让世界在“信息流”的掌控中融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