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醒做夢指南:全面啟動你的夢境之旅》A Field Guide to Lucid Dreaming: Mastering the Art of Oneironautics
升創作力與洞察力!
記住好夢,趕走惡夢!
在夢中體驗飛翔、變形,與摯愛的親友重逢!
把夢境化為現實,成為人生的造夢者!
若要在物質世界中打造某樣東西,必須先在「幻想領域」中建構它。
【學習重點】
1. 如何重新連上你的夢境。
2. 如何做清醒夢。
3. 一旦在夢中清醒,你該做些什麼。
【清醒做夢的好處有哪些?】
1. 探險和幻想
2. 面對惡夢
3. 激發創意和靈感
4. 具創意的問題解決之道
5. 療癒
6. 認識自我
【有趣而實用的技巧】
檢查現實面: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或檢查自己是清醒的,好在夜晚入夢之後醒來。
美夢、惡夢,操之在我!
想像一下,你正在體驗夢中發生的一切,但是和以往有一個顯著的差別,那就是:你在夢中是「清醒」的——亦即你在夢中擁有掌控一切的能力,而且意識清楚又玩得很開心。清醒夢不僅僅是一場歷險(是的,你可以飛行),而且做清醒夢的這段時間非常適合進行創造性思考、自我療癒、思想啟發和增進自覺。
這本生動活潑的夢境指南提供許多詳盡的步驟,並教導你如何做清醒夢、在夢中清醒後又該做些什麼。精采內容包括:如何和夢境重新連結、撰寫夢境日誌、計算快速動眼期為什麼重要、如何透過簡單的檢查現實面技巧來分辨自己是處於清醒還是睡眠狀態,以及如何孵一個夢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每個夢都像是一道道海浪,前推後擁將我們沖往內心風景的岸上。現在,快來學習如何探索夢境這個驚險刺激的奇妙世界。
名人推薦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
王曙芳 能量心理療法訓練師及治療師
李豐楙 政大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
徐大智 身心整合課程講師
賴佩霞 《魅麗雜誌》發行人
駱以軍 小說家
清醒◎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好評推薦
「三位自學而成的清醒夢專家以現代眼光重新審視『夢境旅行』(oneironautics)這件事——也就是所謂的『清醒夢』(lucid dreaming)。清醒夢這個已經被大量書寫過的主題,在圖契洛、塞佐、佩索三人筆下呈現出一種輕鬆而年輕的調性。他們指出,在夢中,你可以擺脫肉體的限制,把重力這類煩人的東西拋在腦後。作者們非常注重指導步驟——為了鼓勵你做清醒夢,舉例來說,你可以把鬧鐘設定在上床後六小時,然後醒來二十分鐘,再回去睡覺。三位作者在書中廣泛爬梳夢的文化史及睡眠科學,但總不忘回歸到核心主題,也就是主導自己的夢境是一趟偉大的冒險旅程。為本書繪製插畫的瑪亨達拉‧辛筆下的老派線條畫也再次強調了這一點,他在書中描繪了夢境旅行者發現新大陸以及穿牆而過的畫面。書中同時蒐羅其他做夢者及作者群自身的第一手清醒夢經驗。本書內容包羅萬象,……是一本可輕鬆閱讀的清醒夢專書。」
「清醒夢迷人而神祕,想要做清醒夢,本書提供了詳細的引導步驟。」——Parade.com
「三位出身紐約的年輕夢境旅行者,從神祕學之洋中將這些實用技巧釣出海面。本書萃取自廣泛的清醒夢傳統,提供了諸多步驟詳解。」——《三乘》(Tricycle,美國佛學基金會Tricycle出版的同名刊物)
「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融合了科學、天馬行空的訣竅和實際步驟,教導你如何為自己的夢境生活增色添香。」——《莎拉索塔前鋒論壇報》(Sarasota Herald-Tribune)
作者
-
作者介紹
湯瑪斯‧佩索(Dylan Tuccillo)
從十幾歲起就展開壯舉,探索夢的世界。他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做了幾次清醒夢,開始沉浸在書籍、文章之中,以及所有讓他盡情瞭解這種獨特經驗的事物。自此之後,在夢裡,他與鵝群飛翔在雲端,化作一匹狼在林子裡穿梭,在宇宙中創造一條銀河,與不同的大師面對面。其中,讓他受用無窮的建議竟然來自身高七呎的林肯總統。
賈瑞‧塞佐(Jared Zeizel)
也是從少年時期就接觸了清醒夢。他做過飛翔的夢境,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也曾大戰機器忍者、和黑暗面的自我對話、練習控制能量。對他而言,清醒夢讓人跨過夢這面鏡子,掀開現實的面紗,窺見宇宙的本質。此外,他也喜歡和小老虎一起玩耍。
狄倫‧圖契洛(Thomas Peisel)
則是在大學結識湯瑪斯之後,才接觸到清醒夢。對於這種神奇的能力,他不僅目瞪口呆,而且不久就能在海上飛翔、和嚮導談天、親臨墨西哥小鎮探險。
三人為作家、電影工作者及清醒夢做夢者。從二○一○年年底啟動了「夢境旅行計畫」(Oneironautics),同時在群眾外包網站Kickstarter.com上籌措基金,宗旨是「讓世界上其他人都能在夢中醒來!」現居美國紐約市,官方網站為:dreamlabs.io。 -
譯者介紹
MaoPoPo
台大心理系、輔大心理所,譯作包括《十四張不可思議的畫》、《手推車男孩的時光膠囊》等。
目錄
清醒做夢指南:全面啟動你的夢境之旅-目錄導覽說明
-
前言
第一部:踏上旅程
1. 嶄新的發現
2. 夢是什麼?
3. 夢的歷史
第二部:打包行李
4. 快速動眼期
5. 意念的力量
6. 記住你的夢境
7. 撰寫夢境日誌
8. 檢查現實面
第三部:抵達目的地
9. 在夢裡醒來
10. 保持清醒狀態
第四部:探索新世界
11. 交通方式
12. 創造萬物
13. 夢境住民
14. 超能力
第五部:熟悉地形
15. 拔除惡夢的威脅
16. 療癒和圓滿
17. 孵夢
18. 清醒導入的清醒夢
第六部:下一個邊境
19. 認識自我
20. 清醒vs.做夢
21. 未來的願景
附註和參考資料
致謝
序/導讀 《清醒做夢指南》
前言
吾等將永不停止探索
而一切探索之終
將回到啟程之始
並首度真正識得該地。
自地圖上存在空白之處開始,就存在著許多探險先驅—他們對於邊境地域毫不畏懼,並著迷於一切未被馴服、前所未知、尚未被人發現的事物。這些人士受到體內探險衝動的啟發,探索新世界、為新疆界繪製地圖,或是發掘嶄新的觀點。他們是改革者、創造者、有卓越見識的人士,也是探險家。
時至今日,我們發現自己身處另一個邊境。你—拿著這本書的你—準備踏進這個未知的世界。你將前往何處?地圖上還有哪些地方未曾被探索過?唯一的空白處位於海洋深處以及廣袤的外太空,但你不會前往上述兩者中的任一地。這趟旅程有一點不同,你不會在任何地圖上找到目的地。
但你並非此地的異鄉人。事實上,不管你是否意識到,你此生每晚都造訪此境。你離開熟悉的世界,前來體驗這個地方,這裡有其規則、風俗、律法和當地住民。你可以像穿越森林一樣,橫越這個邊境之地。在這裡,你可以學習、探索、療癒,並覺知到迥然不同的現實世界。
如果你端詳過本書封面,就會知道我們說的是什麼—是的,就是夢境!本書的目的是幫助你利用清醒夢的技巧,來探索你的夢境。我們接下來會解釋什麼是「清醒夢」,以及如何使用清醒夢來調查自身潛意識的地基。我們會教導你如何成為一位oneironaut;這個字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夢境旅行者」。
「做清醒夢」就是「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的能力。一位清醒夢做夢者可以在夜晚入眠之後,在自己的夢境中醒來。藉由這種獨特的覺察力,基本上你可以像清醒的人一樣活動,運用清醒時真實生活中的自由意志、想像力和記憶。一旦進入清醒夢的狀態,你可以探索夢境,甚至改變夢境中的元素。
如果你前往亞馬遜流域旅行,會需要一位當地嚮導,告訴你哪種植物可以食用、如何在這塊地域辨認方位、如何和當地原住民打交道。你可以把本書當作前往夢境世界的旅遊指南,或是帶領你在自我潛意識中辨認方位的地圖。如果你是頭一次接觸清醒夢,可能會覺得探索自我的潛意識聽起來非常瘋狂或可怕。但是毋須擔憂,我們已經研究出最佳的技巧,也獲得一些進展,把這些淬鍊成最簡單的形式。如果你已經體驗過清醒夢,這本指南將協助你在前往超出想像的境地旅行時,更加熟練這項技巧。
我們將教導你:
‧如何重新連上你的夢境。
‧如何做清醒夢。
‧一旦你在夢中清醒,你該做些什麼。
本書各章節皆提供詳細的步驟指南、夢境世界的故事,還有許多美妙且讓人為之瘋狂的點子。這些內容都來自於我們十年來做清醒夢的親身經歷,以及其他許多清醒夢做夢者、作家、科學家的真實經驗。我們的目的是從夢境世界回來報告,並寫出我們實際觀察到、體驗到的一切。
本書和其他旅行指南書有一個不同之處:本書的架構設計需要讀者從頭讀到尾,就像走一趟叢林之旅一樣。第一章的資訊會在第二章用到,第二章談過的小訣竅會在第三章出現⋯⋯以此類推,因此盡量控制你的衝動,不要往前跳著讀。在你啟程進行這趟內在探索之旅前,我們要先提醒你一件重要的事:雖然「做夢」是一種可藉由練習和集中注意力增進的技巧,但這對你來說並不是什麼全然新奇的事物。你本來就會做夢,每天晚上都做夢,不管醒來後是否記得。
準備好啟程了嗎?以下是你的第一課。上方的羅盤小圖會經常出現在書中各處。請試著這麼做:每次你看到這個羅盤,問自己以下的問題:「我此刻正在做夢嗎?」環顧一下四周,試著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懷疑你所處的現實聽起來或許很荒謬(你當然是清醒的,畢竟你正在閱讀這本書),但是你很快就會知道,「檢查現實面」是在夢裡醒來的第一步。如果嫻熟這個技巧,要做清醒夢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因此,現在請花點時間,問問你自己這個似乎很怪異的問題:
「我此刻正在做夢嗎?」
試閱top 
【內容摘錄一】
第八章檢查現實面(節錄)
現實通常是不正確的。
—─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
作家、幽默大師、黑犀牛保衛者
你怎麼知道這一切不是一場夢?你可能會回答:「嗯,當然知道嘍,因為我很清醒啊,我可以看到周遭的世界,也聞得到氣味,還可以摸到、嘗到外界的事物。我正在這裡讀這本書⋯⋯見鬼了!」這是一個絕佳證據,但我們擔心這還不夠。如果你現在正在做夢,一切感覺起來會跟真的一樣。你擁有的那些確切證據,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在夢境世界中也統統存在。這樣多重感官的經驗、如假包換的情緒、完整實在的周遭環境—這一切元素都太有說服力了,我們的大腦壓根沒想過我們在做夢。這就是為什麼要辨認夢境狀態,需要一副窮究萬物的心智。這一章就是為了將你的心智訓練得能夠追根究柢。
因此,請你暫停一下,看看四周,這次請認真檢查。你有沒有可能正在做夢?測試一下好讓自己確定。你可以用一手的指頭穿過另一手的掌心嗎?你可以穿越實心的物體嗎?如果你跳起來,能否在空中緩緩飄落?藉由問自己這些問題,你就在執行所謂的「檢查現實面」。此舉的箇中巧妙在此:藉著在白天自問:「我在做夢嗎?」你在夢中時也會問同樣的問題。你對現實的懷疑會在睡眠中造成回響,在心裡四處迴盪,直到—看!—你發現自己身處心靈的麥加。「檢查現實面」正是做清醒夢的另一塊重要基石。
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通常可以分辨自己是否在做夢:祕訣在於「停下來想一想」。當你很確定你處於清醒狀態,自問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很瘋狂,但是等你第一次做清醒夢時,這一切狀似神經病的行為就有了代價。很快地,你就會在夢中開始檢查現實面,並瞭解到:「等一下,這招有用耶!我正在做夢!」這瞬間的領悟是如此神奇驚人,會讓你在清醒時練習所花的力氣得到報償。
人體測試
為了檢查現實面,你不只得問自己「我正在做夢嗎?」你還得自問自答。既然夢境狀態喜歡捉弄我們,把自己偽裝成「真的」,你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幸運地,多年來做清醒夢的社群已經發展出一些相當聰明的複查技巧:確認每次都確實執行了人體測試。一些標準的人體測試如下:
‧手指頭。你可以用一手的指頭穿過另一手的掌心嗎?如果你正在做夢,這是做得到的。
‧手。你的手看起來正常嗎?你的手指頭數量正確嗎?
‧跳躍。跳躍不僅好玩得不得了,也是檢查現實面的絕佳招數。如果你跳起來,會在空中緩緩飄落嗎?你所在的空間是否有重力存在?在夢境中,飄浮絕對做得到(在你嘗試飛起來之前,先試試飄浮作為進階前的測試!)。
‧鼻子。當你捏住鼻子,還能呼吸嗎?大多數清醒夢做夢者發現這是證明他們正在做夢最可靠的證據。
‧鏡子。你在鏡中看起來正常嗎?
‧閱讀。你可以讀同一個句子兩次而且句子完全沒變嗎?你可以讀同一個句子兩次而且句子完全沒欒嗎?
【內容摘錄二】
第十一章交通方式(節錄)
一旦你嘗過飛行的美妙滋味,
往後你在陸地上行走時,雙眼會永遠望著天上;
因為你曾上過天,你也將永遠渴望回到天際。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文藝復興時代博學家、天才、厚顏無恥之徒
前方幾里之遙,白雲之下,群山朦朧一如駝峰起伏。你上升到和雲層同高,氣流迎面撲來,隨即衝過腦後,遠山逐漸逼近。你輕鬆飛過山巔,在清朗溫暖的空氣中加速。
所謂探險就是旅行、從A 點到B 點,還有沿路發現的一切。通常目的地本身比不上旅途來得重要。當你進入夢境世界探險,會逐漸熟悉在夢裡旅行的規則,也會知道該如何移動。熟悉交通方式是夢裡最有用也最實際的能力,對於想探索內在風景的做夢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在夢中移動和在清醒世界移動有一點不同。在清醒世界中,如果你想去某個地方,通常習慣某些交通形式:搭乘巴士、汽車、騎單車、蹦蹦跳跳、邊走邊鬧,或是單純走路等。你必須移動你的身體,而每個動作都得花時間。
你每天早上的通勤時間要花四十五分鐘,前往巴哈馬群島的悠閒度假之旅也要花好幾個小時搭飛機,隔壁可能還坐了一個哭鬧不休的嬰兒。
在夢境世界中,全然不是這麼回事。時空的規則不適用於清醒夢做夢者。要從A 點到達B 點,只需要意念和集中注意力;所在地的改變可以在瞬間發生。熟悉這項能力,就可以自由地四下探索,前往遙遠的地方,甚至在時間長河中穿梭旅行。
本章將教導一些最簡單的移動方法,包括大家的最愛—飛行。我們也會學到利用門和鏡子進入新的地方;透過瞬間移動,你連一根手指頭都不用動。身為意識清醒的做夢者,你不再侷限於當下的夢境,而是運用這些技巧探索你選擇前往之處。
想去埃及看金字塔嗎?想橫越國境去拜訪朋友?還是來個快速的外太空之旅?一切都沒問題!不需要拖行李箱,也不需要帶防曬油,唯一需要的就是強烈的意念。不用花一毛錢加油,也不用兌換里程數,因為整趟旅行完全免費。
交通規則
1. 無重力。這並不表示萬物像在外太空一樣飄浮在半空中,只是在夢境世界,不一定要遵守重力規則。你可以隨自己高興,打破或扭轉重力規則,也可以像神力女超人在天際翱翔,一飛沖天數百呎之高,或是在灑滿月光的雲朵上翻滾。這一切,你很快就會司空見慣。
2. 無空間亦無時間。在夢境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存在於一個巨大的永恆當下。這個觀念聽起來有點瘋狂,對我們這些理性思考者來說,時間只會往前延伸,但是夢中的時間可以被扭曲或倒轉。只消一眨眼,你就可以到達千里之外; 沒有事物能阻擋你,很快你就會發現這個地方有多無窮無盡。
3. 透過意志移動。由於你已不處於物理空間, 而是位於「心靈」空間。移動(把一腳放到另一腳之前, 所謂「行走」)並非旅行的要件。正如我們在前一點說明的,空間並非移動的要素,因此移動或旅行只需要一樣東西:專心的思緒或意念。如果你要前往某一特定地點,只需要帶上意志力,眼前的景色就會瞬間轉變。
內容摘錄三】
第十五章拔除惡夢的威脅(節錄)
恐懼有其用途,但懦弱一無是處。
──甘地(Mahatma Gandhi),
非暴力運動提倡者、律師,熱愛走路
邪惡的小妖精、戴面具的變態殺人狂、猙獰的女巫、被病毒感染變成的活屍、從井裡爬出來的小女孩⋯⋯我們開心地花費大筆銀子去看這類爆米花電影,好假裝真有瘋狂的殺人電鋸或某種怪物在背後追殺。我們愛死這種嚇破膽的恐怖片,但是當這些暗黑世界的角色在夢中出現,那就變得有點太過寫實了。
惡夢是夢境世界的黑暗面,會帶出做夢者強烈的恐懼、驚駭、痛苦或焦慮。人類不是只有小時候才會做惡夢,約有五到一○%的成年人每個月至少會做一次惡夢,有些人做惡夢的頻率更高。根據一項針對四百三十九名德國學生的調查,平均每人每個月會做兩次惡夢;針對另一群中國學生的獨立調查也支持同樣的結果。不管你在夢裡被追、被攻擊、恫嚇,或是發現自己在眾目睽睽下赤身露體,惡夢總是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即使你已經醒來,心臟還是噗通跳個不停,胃則糾結得像被打了死結。你可能會自我安慰:「這不過是場夢。」但是惡夢在生理和情緒上造成的影響還是非常真實。
夢境的功用之一,就是個人內在狀態的報告。夢境會反映出清醒生活中的感受,因此舉凡壓力、疾病、受挫的人際關係或創傷事件等,都會在夜晚時分以黑暗力量在夢中現身,這其實很合理。如果我們白天試圖逃避某事,它很快會找到一種方式來吸引我們的注意。惡夢也可能是潛意識對外在狀況的反應,包括疾病、發燒、藥物治療、使用特定藥物(或倉促戒斷該藥物)、即將發生的生活變化、懷孕、財務方面的擔憂,或是換工作等。
還好在清醒夢裡,要完全擊退惡夢是有可能的。就像掃雷小組清除地雷一樣,在本章中我們會教導你如何拔除自己的惡夢,也會洩漏一個小祕密:如何讓惡夢成為在夢中保持意識清楚的捷徑。夜晚的惡魔可能很嚇人,有些人會刻意遺忘或壓抑所有的夢境,對這些急迫的訊息視而不見。如果你也是這樣,不用擔心,本章會提供你需要的簡易工具。
清醒做夢指南:全面啟動你的夢境之旅
A Field Guide to Lucid Dreaming: Mastering the Art of Oneironautics
記住好夢,趕走惡夢!把夢境化為現實,成為人生的造夢者!
- 作者:契洛、賈瑞‧塞佐、湯瑪斯‧佩索
- 譯者:MaoPoPo
- 出版社:大塊
- 出版日:2014/4/1
- ISBN:9789862132098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成人適讀
- 定價:320 (HKD107)
編/譯者:MaoPoPo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80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