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福人生指南:14種保證命運悲慘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內容簡介

 

《不幸福人生指南:14種保證命運悲慘的思考與行為模式》Anleitung
zum Ungl?klichsein



本書不追求虛無縹緲的幸福,而是逆向操作,具體探討何謂「不幸福」,為什麼要「不幸福」,怎麼做可以「不幸福」。

書中分析並指導十四種讓自己不幸福的方法,從入門到進階,適用於不幸福俱樂部的菜鳥與高手。

作者的心理學背景,游刃於各種理論之間,加上對人性的深刻觀察,援引生活小故事,幫助我們打破對不幸福的成見,真心誠意認識不幸福。

全書寫作新穎脫俗,筆調幽默風趣、充滿智慧,給讀者笑中帶淚的深層思考。

德語原文版問世30年,擁有2,200,000名讀者口碑。中文版首度問世,每章有精美全彩插畫,讓「不幸福」賞心悅目。

本書的成功與歷久彌新證明了:它的智慧,至今世人仍迫切需要。
――世界報(Die
Welt)

銷售突破2,200,000冊
暢銷30年的經典著作
認識「不幸福」是邁向美滿快樂人生的第一步

這本關於(不)幸福的經典著作,自1983年出版以來,盤踞德國各大排行榜,再版無數次,銷售突破220萬冊。瓦茲拉威克的心理治療專業背景,讓他游刃於各種理論之間,並擅長援引生活小故事為實例,而學者深厚的分析功力與犀利見解,每每能一語道破問題核心,讓人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一直努力陷自己於「不幸福」中,又一再拒幸福於門外而不自知啊!

大不同於指導「如何追求幸福」的勵志書籍,或可說完全與該類書籍如出一轍,瓦氏誠懇、認真地「指導」我們「如何追求『不』幸福」,就像眾人已默默行之有年那般,只是現在終於清楚意識到過往「不幸福」的行為模式,並進一步掌握箇中要領,將伎倆演練得更臻純熟完美,就能成為表裡如一的「不幸福」達人。關於如何健康地創造病態身心,如何無限上綱地曲解他人意圖,如何順理成章地大鑽牛角尖、理直氣壯地為小事抓狂,如何痛快地耽溺於美化過去且不必醒來,如何找到正當理由永遠無法達成既定目標,如何藉由簡單的自我暗示讓自己不快樂、不滿足、人際關係緊張……。書中均提供具體有效的方法,詳細敘述步驟,step
by
step帶領我們實地操作,從入門到進階,邁開大步走在不幸福的人生道路上。

任誰都知道,幸福何其虛無縹緲、遙不可及,但是倘若能將書中原則奉為圭臬,只要反向思考,對此不作不為,你要的幸福豈不易如反掌、唾手可得?感謝瓦氏這條幽默風趣、充滿智慧的捷徑。


作者




    • 作者介紹


      保羅.瓦茲拉威克(Paul
      Watzlawick)




      1921年出生於奧地利南方克恩騰邦(Karnten)的菲拉赫市(Villach),2007年逝世於美國加州的帕羅奧圖(Palo
      Alto)。大學時攻讀哲學與語言學,畢業後前往瑞士蘇黎世的榮格研究所(C. G. Jung
      Institut)進修心理治療。

      1957-1960年在中南美洲薩爾瓦多擔任心理治療教授,自1960年起為美國加州帕羅奧圖心理研究所(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精簡治療中心的研究員。此外,他也於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擔任心理與行為科學、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臨床教授,擅長分析溝通行為與模式,並以「溝通理論」聞名,他曾說:「人無時無刻都在溝通。」即便是沉默、沒有回應、極力避免溝通,事實上仍是一種「溝通行為」。

      一生著作豐富,《與改變共舞:問題如何形成?如何突破和有效解決?》(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受到美國大學人文科系師生的重視並普遍研讀,另有代表作《人類溝通的實際行為》(Pragmatics of Human
      Communication)和《建構的現實》(Invented
      Reality)等。《不幸福人生指南》為百萬超級暢銷書,書中許多寓言故事今天已為人所熟知。德國《世界日報》(Die
      Welt)評論:「這本書的成功證明了,書中的智慧歷久彌新。」



  • 譯者介紹


    王榮輝

    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大學歷史系與法律系;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ät
    Göttingen)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台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


目錄


不幸福人生指南:14種保證命運悲慘的思考與行為模式-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文
    導言
    第一章
    這一點最重要:必須要忠實於自己……
    第二章 四套處理過往的把戲
    第三章 俄國人與美國人哪裡不同?
    第四章 鐵鎚的故事
    第五章
    丈夫手裡的豆子
    第六章 被嚇跑的大象
    第七章 自我實現的預言
    第八章 千萬可別「抵達」啊!
    第九章
    你要是真心愛我,你會喜歡吃大蒜
    第十章 請自動自發!
    第十一章 愛我的人,肯定哪裡不對勁
    第十二章 人因樂於助人而高貴
    第十三章
    這些瘋狂的外國人
    第十四章 遊戲人生
    結語


試閱


導言

「如今,我們對一個人還能有什麼期待呢?將世間所有的財富盡皆賦予他,讓他整個人從頭頂到腳趾沉浸在幸福的汪洋裡,沒入海平面以下,只剩下些許小氣泡冒出幸福的表面。讓他財力富足寬裕,除了睡覺、吃薑餅以及擔心人類的存續以外,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即便如此,那同一個人,不但永遠也不會對你感激半分,反倒會怨恨你狠毒無情,竟然對他設計了這樣一場惡作劇。他甚至有可能不惜犧牲他的薑餅,只求發生最糟糕的蠢事、最鋪張浪費的胡鬧,好在這個完全正面、理性的狀態裡,摻和一些屬於自己的、能招來不幸福的幻想元素。正是那些鬼點子、那些沒營養的傻事,才是他真正想保有的……」

以上這段話,出自俄國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之筆,他曾被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譽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儘管表達的方式耐人尋味,但是歸根結柢,這段話只想傳達一件長久以來民間智慧早已明白的事:沒有什麼會比一連串的好日子更令人難以承受的了!
現在是該掃除千年思想沉痾的時候了,把幸福快樂當成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標其實是無稽之談!不單單別人給我們洗腦了太久,就連我們自己也變得深信不疑,才會痴心妄想:幸福終將降臨到追求幸福的人身上!

「幸福」這個概念從來就無法定義。德國哲學家羅伯‧史貝曼(Robert
Spaemann)曾在一篇有關「幸福人生」的文章裡寫到:「幸福在哪裡,那裡肯定意見分歧。古羅馬學者瓦羅(Marcus Terentius
Varro)能數出二百八十九種關於幸福的觀點,聖奧古斯丁(Augustinus)也贊同他的看法。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還曾昭示過我們: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然後史貝曼提到了一則蘊含智慧的猶太笑話。有個兒子對父親說,他想娶卡茨小姐為妻,「那位父親反對這門親事,因為卡茨小姐什麼也給不了他。可是兒子反駁道,唯有卡茨小姐才能夠讓他幸福。父親聽了便說:『幸福?你倒說說,你是從幸福那裡得到過什麼了?』」

長久以來,世界文學或許早已讓我們對「幸福」產生了懷疑。不幸、悲劇、災難、罪惡、過錯、瘋狂、危險,這些全是偉大創作的素材。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地獄篇》(Inferno),其絕妙的程度絕非《神曲.天堂篇》(Paradiso)所能比擬。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密爾頓(John
Milton)身上,相對於他的《失樂園》(Paradise Lost),他的《復得樂園》(Paradise
Regained)讀來明顯地枯燥乏味。而葉德曼(Jedermann,為同名舞台劇主人翁)3的沉淪令人心痛,最終拯救他的小天使們卻讓人感到尷尬難堪。此外,《浮士德.第一部》(Faust
I)賺人熱淚,然而《浮士德.第二部》(Faust
II)就讓人哈欠連連。

我們就別再自欺欺人了,人生何處沒有不幸福呢?如果不幸福不存在了,我們又會是什麼情況?事實上,我們「苦心竭慮地」(就這個詞語最真實的意涵而言)需要不幸福啊!

看看在動物界的溫血表親們,牠們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只要逛一逛動物園,便能窺知牠們現實生活的恐怖情境。在那裡,美好的生靈得到完善的保護,免於飢餓、危險與疾病(包括齲齒)威脅,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牠們成了人類中的精神官能症者或精神病患。

在我們的世界中,以幸福為主題的心理勵志書籍彷彿滾滾洪流,就快將我們淹沒了。有識之士應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不要再把救生圈高掛起來。同樣的,涉及這套機制及其過程的相關知識,也不該繼續藏私,只用來為精神病學與心理學服務。

若以數量來看,憑著卓越的智識與良心去適應自身不幸福的人,似乎不在少數。然而,在這個領域中無數更多的情況卻是,必須依賴他人的建議與協助才得以維生。本書接下來的篇章,就是要提供世人一些方向與引導。

其實,這番慷慨的企圖,甚至還能符合國家的政策方針。如果說動物園的管理員是從小範圍著手,那麼社會福利國家便是以此為己任,大規模地將國民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規畫成平安、美滿、幸福的一生。不過,這只有當國民接受過系統性的指導,而在社會上喪失立足的能力後,上述目標才有可能達成。也是因為如此,在整個西方世界中,各國對於健康保險與社會福利的支出一年比一年創下更高的紀錄。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這股上升的趨勢開始疲軟或甚至倒退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許多龐大的部會機關將應聲崩潰,相關的工業、企業組織也勢必跟著破產,成千上萬的人將難逃失業的命運!

為了避免這樣的災難,我樂於在本書中善盡一己之責,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由於社會福利國家急需國民持續保持無助與不幸,而情況是如此之危急,已無法將任務交由個人任意處理。如同現代生活中其他領域的情況,在這裡同樣迫切需要國家的介入操控!每個人都可以是不幸福的,然而要讓自己變得不幸福,這種本事就得靠學習;光憑一些個人的倒楣經驗,那是絕對不夠的!

本書想要提供的是一套根本的、有方法的、且基於數十年臨床經驗的指導手冊,並將最有用、最可靠的「不幸福機制」介紹給讀者諸君。然而,請大家勿將書中的闡述視為詳盡、完整的說明,它僅能當成入門的簡介或指南。我深自期盼,透過本書能夠幫助資質較佳的人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風格。

第四章
鐵鎚的故事

有個人想把一幅畫掛起來。他空有鐵釘,卻無鐵鎚。他知道鄰居剛好有一把,於是決定去鄰居家借鐵鎚。然而不知為何,他突然冒出懷疑的念頭:萬一鄰居不肯把鐵鎚借給我,那該怎麼辦?好比昨天,他跟我打招呼的時候就很敷衍馬虎,會不會他有什麼急事?還是他只是表面裝得很匆忙,實際上根本就不想理我,難道他對我有意見?什麼嘛,我又沒有哪裡對不起他!

就這樣,這位仁兄繼續演起精采的內心戲─
要是有人來跟我借工具,我一定二話不說就借給對方。鄰居有什麼理由不這麼做呢?誰會拒絕幫別人一個簡單的小忙,不過是舉手之勞?像隔壁那樣的傢伙,肯定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只會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難道他以為有一把了不起的鐵鎚,以後我都要乖乖聽他的?門都沒有!

於是,他就這麼氣沖沖地跑到鄰居家門口,猛按了一陣電鈴。一會兒鄰居打開門,還沒來得及向他問候一聲「你好!」這位仁兄劈頭就對著人家大吼:「留著你那把爛鐵鎚吧,可惡的傢伙!」

這項技巧既不新穎也很簡單,還能製造出驚人的效果。它的步驟簡單好學:先來一連串既冗長又複雜的胡思亂想,然後咬住一個環節,對在那串胡思亂想裡扮演反派角色的關鍵人物進行質問,尤其要把握一個重點:這號人物對此一無所知,完全不懂你在說什麼。有什麼會比這種行為更容易招致不幸?那個傢伙的迷惑、驚訝、一臉茫然、惱羞成怒、為自己脫罪的企圖,對你而言都是如山的鐵證。它們再再說明了,你是對的!


每一種技巧不管應用得多嫻熟,都會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鐵鎚的故事所傳達的道理也不例外。科羅拉多大學的社會學家霍華‧希格曼(Howard
Higman),曾經針對「不特定的特點」(non-specific
particular)以及如何逆轉應用在原本的對象上,進行了一番透徹的詮釋。根據研究觀察,霍華發現許多妻子都喜歡從隔壁的房間喊道:「這是什麼?」她們會等著丈夫從別處站起身,走到自己旁邊來問個明白,她們剛才到底在說什麼。妻子只要使出這個伎倆,少有不得逞的。針對此一行為模式,霍華擬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絕招,並傳授給好朋友。當朋友的老婆從家裡的某處呼喊:「到了嗎?」霍華要朋友堅定地待在書房裡,就算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知是什麼東西到了,都要直接回答:「是的!到了。」老婆可能會接著問:「那你放到哪裡去了?」他只要回說:「就跟其他的放在一起啊!」於是在長期的婚姻關係中,霍華的朋友第一次能夠連續好幾個小時不受打擾地專心工作。

針對目前為止闡述的內容,現在總算可以開始練習一下。為了追求不幸福,召喚出一種「右手不知道左手做了什麼」的狀態是絕對必要的。幸好,這件事人人都學得來,練習以下動作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練習一:
請你坐在一張舒適的沙發上,最好是帶有扶手的那種。接著,閉上雙眼想像一下,你正用力地咬了一口成熟、多汁的檸檬。幾經練習之後,那顆幻想出來的檸檬很快就會在你口中流淌出真實的汁液。

練習二:
請繼續靜坐在沙發上,並闔上雙眼。這一次,請將注意力從檸檬轉移到你的鞋子上。不消多久你便會發覺,你穿的鞋子是那麼地不舒適。不論在此之前你的鞋子有多麼合腳,現在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此時此刻,你不但感受到一些壓迫點,就連其他大大小小的不舒服,例如刺痛、摩擦、腳趾受擠壓、灼熱或冰冷等諸如此類的感覺,也都在你心裡一一浮現。請繼續練習,一直到能夠將至今為止所有理所當然、甚或無關緊要的穿鞋行為,全部轉化為明顯的不適感為止。完成之後,請去買雙新鞋。接下來你將會發現,不論在鞋店試穿的時候,它們是怎樣地無可挑剔、合腳舒適,可是過沒幾天,它們竟然又跟舊鞋一樣,製造出各式各樣壓迫與疼痛的感覺。

練習三:
請你坐在沙發上,然後將目光穿過窗戶投向天際。運用一點小技巧,很快地在你的視線當中,你就能發現為數眾多、狀似氣泡的小圓圈。當雙眼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時,它們會緩緩地落下,可是只要你一眨眼,它們又會往上滑。你還會進一步察覺到,當你越是注意這些圓圈,它們似乎也就跟著越變越多、越變越大。這時請你設想一下,你所面臨的情況可能涉及某種危險的疾病,萬一這些圓圈布滿你的視野,你將會失明!請去找位眼科醫師看病。他會試圖跟你解釋,你的情況是一種叫做「飛蚊症」(mouches
volantes)的現象,用不著大驚小怪。接下來請你假設,那個蒙古大夫在醫學院求學時,就在講授這項疾病的期間,他剛好得了麻疹。或者你也可以假設,那位醫生純粹是基於同情、憐憫,不忍心將你無可救藥的病情告訴你。

練習四:
萬一「飛蚊症」這招失靈,你也不用急著認輸,因為我們的耳朵還能提供備案。你先進到一間相當安靜的房間,接著請確認,你的耳朵可以聽到某種嗡嗡、隆隆、輕輕的口哨聲或是持續不斷的類似聲響。在一般生活環境下,那個聲響雖然會被周遭的雜音所掩蓋,可是一旦你投以適度的關注,便可越來越頻繁且清晰地感受到那個聲響。成功之後,同樣請你再去看醫生,接下來請參照「練習三」的步驟。唯一不同的是,這回醫生會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將你的狀況解釋成只是普通的耳鳴。
(針對醫學院學生的小叮嚀:你們可以直接跳過「練習三」與「練習四」。反正你們早已幹了夠多在自己身上發現病徵的事,撇開其他專門的醫學領域不談,單單內科的診斷學就奠基於五千多種的病徵。)

練習五:
現在你做了足夠的練習,顯然也具備了一定的本事,小至自己的身體,大至周遭的環境,都能靈活發揮自身潛能。不如我們就用紅綠燈來牛刀小試一下!你早已察覺十字路口經常出現一種情況,在你開車到達路口之前,都一直亮著綠燈,可是偏偏在你無法冒險闖過十字路口的前一刻,號誌就會跳成紅燈。理性也許會告訴你,你碰巧遇上綠燈的次數,跟碰巧遇上紅燈的次數,兩者是不相上下的。請千萬別相信這套鬼話,否則就前功盡棄了!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將每一筆紅燈添加到你業已遭受的苦難中;相對地,不管遇到多少次綠燈都要一概視而不見。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得到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似乎有股更高層次的邪惡力量,如影隨形並對你胡作非為,不管你在哪裡,在家鄉還是逃到奧斯陸或洛杉磯,它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萬一你不是開車族,不妨用排隊這件事來代替,例如每回你到郵局或銀行辦事,你排隊的窗口總是進展得最慢的那一個。又或者每回你去搭飛機,你的登機門總是離出境櫃台最遠的那一個。

練習六:
這下子,就連陰闇力量的存在也被你發現了。得知此事,有助於我們繼續揭發更重大的祕密,因為你的目光已變得銳利,一眼便可看透那些渾渾噩噩、不學無術的庸俗之輩所忽略掉的驚人關聯性。請先仔細地檢查你家大門,直到找出一個你前所未見的刮痕為止。接著請問問自己,這個刮痕究竟隱藏了什麼含義:是壞人留下的印記?還是闖空門未遂的結果?或是有人故意要毀損你的財物?會不會其實有什麼人、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要給你點名做記號呢?
在這裡請同樣做好準備,去抵抗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企圖。另一方面,也千萬別犯下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的錯誤。切記!針對你的假設所做的任何真實性檢驗,只會妨礙本項練習的成功,因此請單純地只在思想上處理它即可。
如果說透過這個練習,你不但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也培養了益發敏銳的觀察力,能洞悉不尋常的神祕事物之間的關聯性,那麼很快地你便會發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無數複雜的命運糾葛。
讓我們假設一下,你正在等公車,按常理來說這時候它應該到了,卻一直遲遲未來。為了熬過等待的時間,你索性讀起報紙。你雖然在看報,仍不時向馬路張望。突然間,你的第六感告訴你:「現在車子來了!」你很快探頭過去,果然在很遠的地方,大概還隔了好幾個街區的距離,那輛公車出現了。很神奇,不是嗎?這只是各種敏銳觀察力的一個小應用而已。現在你已逐漸具備這項才能,最重要的是,要將它運用在所有可能對你不利的事物上!

練習七:
只要你相信發生了什麼可疑的事情,請向你的朋友或熟人談起。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辦法,能區分出誰是真正的朋友,誰又是披著羊皮的狼,因為後者往往就是幕後藏鏡人,他們以讓人看不透、摸不清的方式涉入其中。雖然那些傢伙很狡猾(又或者正因為他們很狡猾),他們會為了要讓你相信,你的懷疑無憑無據,根本就是空穴來風,反倒不小心讓自己露出了馬腳。
對於這一點你完全不會訝異,因為想當然耳,企圖加害於你的人怎麼可能公然承認!相反地,他們會設法從你那所謂不合理的懷疑中抽身,並努力釋出更多的善意來取信於你。如此一來,你不但識破了這些口蜜腹劍的傢伙,更確認整起事件「的確」有鬼!因為要不是這樣,那些「朋友」為何要苦苦相勸,希望你去相信真相的反面?
完成這些練習的讀者朋友們會瞭解,透過這套精神方面的特別訓練,不單單是瑪格麗特‧米德心目中的俄國人、鐵鎚故事裡的主角,以及前一章提到的凱西與馬林這些天才,就連平凡的升斗小民也能成功地在糊里糊塗、渾然不覺的情況下,將自己深陷於困境中。
這些把戲能讓人感到極端無助,操作者可以安心地享用它們帶來的悲傷與痛苦。只不過,這裡還有一點小叮嚀……


第五章
丈夫手裡的豆子

那套關於更高層次世界的知識,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也不能完全排除偶爾會意外失靈。至於後果有多嚴重,可以從以下這段故事中略窺一二:
一位年輕的妻子生了重病,奄奄一息,臨死前她要丈夫發誓,在她死後絕對不會再娶別的女人!「要是你敢違背誓言,我就化為厲鬼,回來把你搞得雞犬不寧!」年輕妻子死後,丈夫先是乖乖地遵守了誓言,但是幾個月過後他就認識了另一個女人,還跟對方訂了親。
此後,妻子的鬼魂每天晚上都會出現,為了丈夫違背諾言的事,糾纏著要找他算帳。這個鰥夫認為,毫無疑問地真的鬧鬼了,因為女鬼不但知悉他與情人每天所發生的一切,就連他自己最隱密的想法、期望與感受等,女鬼也都摸得一清二楚。後來,鬧鬼的情況著實嚴重到令他無法忍受了,他只好去求見一位禪師,請他指點迷津。

禪師開言道:「你的元配夫人不僅化為厲鬼,她還知曉你的一切所作所為。不管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送了什麼給情人,她統統都知道。如此說來,她的確是個非常聰穎的女鬼,你還真該對這樣的鬼魂表達欽敬之意!當下回她再度出現時,你不妨跟她談個交易。你就對她說,她簡直是無所不知,你在她的面前根本無可隱瞞。倘若她能夠答對你所提的一個問題,你就甘願解除婚約,終身不再續弦。」

這位鰥夫問:「那麼我該問她什麼問題呢?」
禪師開釋道:「你先抓一把豆子在手裡,然後問她,你手裡的豆子究竟有幾顆?如果她答不上來,那麼你便曉得,她其實不過是你幻想出的怪東西罷了。從此以後,她將再也不會來打擾你了。」

到了夜裡,當元配的鬼魂出現時,鰥夫先是對她阿諛奉承了一番,說她真是神通廣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女鬼得意地說:「是這樣沒錯!而且我還知道,你今天去求見了一位禪師呢!」
鰥夫接著說:「既然妳知道的事情這麼多,那麼請妳告訴我,現在我的手裡到底有多少顆豆子?」
從那一刻起,女鬼便銷聲匿跡,沒再出現過,自然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懂了吧,我所指的就是這樣的錯誤結論!先前我曾經提醒過,必須純粹只在思想層面上探究問題,任何真實性的檢驗只會妨礙事情的進展!萬一你的絕望或失眠逼迫你去求助某些當代「大師」,那麼你至少該找個不會給你那類建議的人。你最該去諮詢的對象是那些人,他們會針對早期幼年經驗所造成的問題,無止盡地挖掘各種原因,陪你一起玩玩「處理過往的遊戲」。


 


不幸福人生指南:14種保證命運悲慘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Anleitung zum Ungl'klichsein

書中分析並指導十四種讓自己不幸福的方法,從入門到進階,適用於不幸福俱樂部的菜鳥與高手

 



    • 譯者:王榮輝


    • 出版日:2013/10/3

    • ISBN:9789862724590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定價:280
    (HKD93)




編/譯者:王榮輝
語言:中文繁體
分級:普級
開數:21*14.8
頁數:160
出版地: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書蟲小店 的頭像
    書蟲小店

    書蟲小店的部落格

    書蟲小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