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為什麼只是改變習慣步驟,就能更有創意、成功塑身、工作有效率?

 

內容簡介

《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為什麼只是改變習慣步驟,就能更有創意、成功塑身、工作有效率?》Making Habits- Breaking Habits


 

《紐約時報》、《倫敦時報》、《富比世雜誌》、Wired……等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改變百萬英國人的習慣改造術!


為什麼我們願意做某些事、不願意做某些事?原因在於,習慣。
習慣的力量比意志力還要強大,
如果你知道如何運用,就能擺脫煩惱小事、創意不絕,
找回工作與人生的主控權。
本書與《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並列習慣改造指南必讀書。

你是否……

˙隨時掛在網上、手指不斷滑著手機螢幕,察看臉書塗鴉牆?
˙常常吃一樣的早餐?
˙對自己吃下的東西不知不覺,也忘了吃什麼?
˙上班老是走同一條路線,從來沒變過?
˙皮夾裡塞了很多信用卡,家裡堆滿用不到的東西,帳單不知不覺就多了一個零?

其實,你正受到習慣擺布而不自知。

◎為什麼想減肥的人最好改用小盤子吃飯?

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許多飲食習慣是自己不注意時被十分簡單的習慣決策給暗示了。食物放在大容器裡時,受到存貨壓力影響,我們的本能就會想多拿一點,因此吃下更多東西。

→只要小改變,換個較小容器就能破除你的不知不覺,控管飲食。

◎為什麼改變查看電子郵件的習慣,就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研究指出,邊工作、邊查電子郵件,從看完郵件到回復原本的狀態,須花費六十四秒的轉換代價。一旦養成這習慣,就會吃掉我們超過四分之一的工作時數。

→可以給自己三十秒的「螢幕暫停」時間,讓眼睛休息遠比查看電子郵件來得善用時間,藉機可整理思緒、回想正在處理的公事。

◎為什麼設下規範與約束,反而更能激發創意靈感?

有這經驗嗎?撰寫企畫案時不管如何努力,腦中還是一片空白?我們都以為創造力就是毫不受制的思維,其實心理學家發現在正確的狀況下,用約束的方法反而可以提升想像力與創意。

→「假設……會變得怎麼樣呢?」或「與事實相反的陳述」,反而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習慣性思維。

◎為什麼練習感恩,就會變得更快樂?

人對於快樂的感覺,容易就會習慣。升職、加薪、新感情可能會讓我們快樂一陣子,但很快就會習慣並視為理所當然。「練習感恩」的實驗帶你一窺快樂的奧祕;讓我們想到與他人的連結關係,珍惜及享受每一天且習慣正向思考。持續做,你將發現,對未來更樂觀、對生活更滿意。

透析習慣養成的奧祕+改變「習慣的步驟」,你的人生將從此大不同!

我們都以為每天做的每個決定都經過深思熟慮,錯!大腦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大腦很懶惰,不喜歡做費力的事,光是下決定就會把頭腦的精力消耗殆盡,因此,「習慣」會保護我們不受「決策疲勞」的侵襲而本能的不想改變。

然而,習慣的力量比意志力還要強大——透過本書,你將一窺習慣養成的奧祕,並學習到如何重設「習慣的步驟」,好好運用它,就能擺脫煩惱小事、創意不絕,找回工作與人生的主控權。

讀完本書,你可以——

★培養好習慣→利用WOOP技巧:「希望 Wish」、「結果 Outcome」、「障礙 Obstacle」、「計畫 Plan」。
★好好控制體重→從「執行意圖」去改變飲食習慣。例如,「『如果』我在兩頓飯之間感到飢餓,我『就會』吃一個蘋果。」
★更有創意→「假設……會變得怎麼樣呢?」或「與事實相反的陳述」,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習慣性思維。
★讓自己更快樂→「練習感恩」,你將擁有快樂的奧祕。

本書特色

1.    有別於一般以說教的方式,或訓示提醒「積習難改」的壞處;全書除了詮釋核心概念,帶領讀者一窺習慣的奧祕之外,更利用有趣、引人入勝、振奮人心的案例,具體陳述「這樣做就有效果」的實用方法。

2.    以正向思考引導讀者看待「習慣」的力量──「行為」是「想法」的產物,只要改變「想法」就可以讓習慣(行為)戰勝意志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習慣」是有步驟的,只要改變它的步驟,「習慣」不會是障礙,反而能助我們一臂之力善用它的力量,從此人生變得更有意思,更有動力。

作者

  • 作者介紹


    傑若米.丁恩(Jeremy Dean)

    傑若米.丁恩是一位心理學家以及PsyBlog部落格作家。PsyBlog是一個廣受歡迎、充滿創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心理學分析部落格。

  • 譯者介紹

     

    呂亨英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醉心於英國歷史與文化,現任專職譯者。從小就沉迷閱讀,並認同黃山谷所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與先生Ronald Brown合作,一起把介紹傳統文化與建築的作品如《澎湖天后宮》、《神岡筱雲山莊》、《認識古蹟日手冊》、《彌靡之音:中國佛教寺廟寶藏》等書譯成英文。中文譯書包括《戴安的日記》、《第三死罪》、《設計的法則》、《消失的羅馬人》、《浮華一世情》等。

目錄

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為什麼只是改變習慣步驟,就能更有創意、成功塑身、工作有效率?-目錄導覽說明


  • 第一部  習慣的分析

    1 少了習慣,正常生活都脫軌:習慣的形成
    二十一天養成新習慣的說法,可信嗎?
    比多喝一杯水更困難、更強的習慣,需要更長的養成時間
    習慣可以保護你不受「決策疲勞」
    情境與習慣的高度連結

    2 習慣與意圖的對決:一場不公平的戰爭
    意圖影響了習慣的養成嗎?
    意圖和習慣的因果關係可能是相反的
    當養成的習慣很微弱時,意圖比較容易預測行為
    習慣的頻率與強度影響了人的行為
    想改變習慣時,考驗就來了

    3 你的秘密自動導航系統:潛意識有多影響我?
    有時,我們對所做的選擇沒知覺
    你的決策有時沒什麼道理
    潛意識研究1  商品位置喜好度實驗
    潛意識研究2  厄普代克小說閱讀段落研究
    額葉一旦受損,會喪失對習慣的掌控
    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
    推翻佛洛伊德理論的潛意識新解

    4 別考慮,馬上去做!
    習慣的建立與獎勵正相關嗎?
    你知道嗎?無意識情況下所引發的思考習慣,左右了行為
    你的行為與表現也受潛意識暗示影響
    酒精效應:讓喝酒不只是喝酒,附加價值更強化習慣
    一旦目標和習慣建立強大聯結,習慣就難改

    第二部  日常的習慣

    5 單調無趣的日常生活
    慣性讓我們感到安全
    從事習慣性行為通常是無感的
    我們對完成日常瑣事不感自豪
    能建立新習慣是好事,瞧難以建立新習慣的帕金森式症病人就知道

    日常習慣1  社交習慣
    孩時養成的習慣與思維,長期跟著你
    一起玩的人就會有持久的友情

    日常習慣2  工作習慣
    少了例行工作,工作變成一場災難
    習慣不是必要之惡,有時對工作極有助益

    日常習慣3  「行」的習慣
    開不開車,看習慣、社會化

    日常習慣4  「飲食」的習慣
    只要換了大盤子,食量就會增加

    日常習慣5  「購物」習慣
    顛覆行銷人員想法的購物習慣
    你是毫無知覺的消費者嗎?
    人們在遭遇人生重大事件時,容易改變消費習慣

    6 卡在憂鬱的循環
    強迫症患者無法將非理性思維忽略或摒棄
    強迫症患者的辛苦還在於伴隨其他精神疾病
    妥瑞氏症患者的強迫行為像極端習慣
    想改變習慣的人試試「習慣反轉訓練」
    為什麼總是有人老是憂鬱、開心不起來?
    我們對自我評價習慣高於旁人
    憂鬱、焦慮的人常有「反芻」的習慣性思維
    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
    小心你的思維,它就像顆種子,不管好壞都不斷滋長
    思維的性質

    7 當壞習慣變成致命時
    為什麼會出這麼大的錯?
    因為太熟悉,檢查行為變成自動化
    不假思索、自動反應的習慣,為什麼會鑄成大錯?
    壓力,會驅使你選擇平時習慣
    我們會習慣性地看到我們想看的
    只要分心,就會出現習慣性行為
    如非必要,人們還是傾向維持老習慣
    人與環境的互動,讓我們發展出相對應的「習慣」
    想改變強烈習慣,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先改變人們下決策的情境
    利用檢查表來規範人類行為

    8 上網成癮
    頻繁地檢查電子郵件,吃掉了我們的工作時間
    不完全增強消弱效應
    吃角子老虎機吸引賭客的原理
    你處理電子郵件的態度是什麼?
    改變查看電子郵件習慣的方法
    另一個網路成癮案例:推特
    推特上的社交關係耐人尋味
    推特使用者的使用心態:期待新鮮資訊
    一旦養成新習慣,清晰的意識過程會逐漸淡化
    為什麼你老愛看電視?
    我們已經失去控制了嗎?
    如果情緒狀態與習慣產生連結……
    愛掛網與上網獎勵有關

    第三部  改變習慣

    9 培養習慣:你所要知道的技巧
    即使是成功者,日常生活經常是簡單的
    幻想成功與預期成功是兩件事
    用塑造的方式一步步建立習慣
    哪一種方法最有效?
    什麼是WOOP?
    如何正確使用「執行意圖」?
    執行意圖的第二步
    善用「如果」……「就會」……方法來保護
    建立新習慣需要不斷地重複
    執行後的不滿意感,容易扼殺新習慣
    執行計畫可保護新習慣養成
    需要隨時監測嗎?
    用犒賞建立新習慣是好事嗎?

    10 戒除習慣:再難以改正的習慣都改得了
    戒除習慣方法1  正念、覺知

    三步驟掌握正念冥想入門方法
    壓制強烈習慣,警戒性監測是最佳短期策略
    壓抑思維,反而愈容易反彈
    以新習慣代替舊習慣,比較容易擺脫舊習慣
    意志力薄弱,積習難改

    戒除習慣方法2  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的效用
    自我肯定為什麼有效?

    戒除習慣方法3  改變情境

    改變情境就能改變習慣
    小變動也能改變習慣

    11 健康的習慣:破除你的不知不覺讓你更健康
    如何避免體重失控?
    1  爆米花實驗揭開習慣強大的力量
    2  想成功維持體重?紀律很重要
    3  小改變,破除你的不知不覺
    4  負面執行意圖招致反效果
    5  組合策略實例:如何改掉吃零食的習慣

    如何有效建立運動習慣?
    自我監測幫助注意自己行為,有效轉換新習慣
    運用執行意圖成功運動

    成功戒菸方法
    戒菸究竟難不難?難在哪兒?
    尼古丁替代療法有效嗎?
    打敗抽菸的壞習慣需增強動機與鞏固自制力
    運用執行意圖戒菸

    12 創新的習慣:絕對能派上用場的思考法
    「兩條繩子的問題」創意測驗
    為何沒創意?受制於習慣性想法
    有時專家會受限於舊思維,障礙創意
    其實,約束更能激發創意力
    進階約束:想像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創意需時間醞釀:花時間分析與建構問題
    反面的力量如何激發創意?
    雅努斯式思考有助創意
    用類比法整合矛盾概念
    一個有抽象思考力的人比實際的人更有創意?
    遠距離思考,更容易引發創見
    發現苯結構的創意故事
    以小孩子的心態思考,讓你更有創意
    有創意的人,思考能收能放

    13 快樂的習慣:延長你的快樂感受
    從伊比鳩魯的「快樂主義」反思快樂
    對於快樂的感受,我們忘得快也容易習慣
    我們就是很健忘、容易覺得理所當然
    快樂良方  1:練習感恩
    快樂良方  2:想像未來最好的自我
    快樂良方  3:珍惜
    學習念念分明,專注在此時此刻
    打造有知覺的習慣

    謝辭
     

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為什麼只是改變習慣步驟,就能更有創意、成功塑身、工作有效率?

Making Habits- Breaking Habits

  • 作者:傑若米.丁恩
  • 譯者:呂亨英
  • 出版社:寶鼎
  • 出版日:2014/5/2
  • ISBN:978986248381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定價:320 (HKD107)

 

 

編/譯者:呂亨英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80
出版地: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書蟲小店 的頭像
    書蟲小店

    書蟲小店的部落格

    書蟲小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