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痴,以朴实的文字记录自己长年逛书店、淘书、读书的点滴琐事,谈论人、书、事之间的关系,语气真实动人,再现当代普通读书人的读书境遇和精神追求。本书内容分三辑:“辑一书生活”,叙述与书店、淘书、读书有关的书生活;“辑二书事体”,谈论一切与书有关的奇怪的人和物;“辑三书评说”,评论日常所读有价值的书。
辑一 书生活
002 住在书里
005 纸房子
007 一本打开的书
009 逛书店
011 大书店,小书店
013 旅途买书记
019 买了两次的书
021 窃书记
023 罗布-格利耶肖像
025 书市里的叫卖声
028 路过书店的钟摆
030 读书抑或读“读书……”
032 阅读的伤害
034 时尚读书
036 不赠书说
038 书籍的荣耀
040 空心的书
042 恍若隔世的文学书
044 帮闲与扯淡
046 醉酒与醉书
048 惊艳与恐惧
050 不借书说
052 读旧书的冬日
054 暑天的书
056 坐在马桶上读
058 旁观者
辑二 书事体
062 著书癖
064 一本书的厚度
066 书脸上的粉
068 出书毁人
070 书衣上的文字
072 玻璃樽或套头丝袜
074 远离强奸者
076 自己吆喝
078 先吃皮儿再说馅
080 愈南方愈文化
082 拿错了
084 插图本小说归去来
086 图像与花朵
088 朴素的力量
090 为阅读的设计
092 手稿与处女
094 雅皮的玩法
096 缩写或被简化的阅读
099 红楼掌灯
101 大开眼界
103 极品垃圾
105 岁月挽歌
107 读者的权利
109 我渴望被你打疼
111 非典型性阅读
113 读书指南
115 当书籍遭遇病毒
117 我为什么不读畅销书
119 恐怖小说吓着谁了
121 电影阅读
123 哈利?波特来了
125 从绝对隐私到半自传
128 布尔或者波希
130 美味零食
132 每一个追星者都是传记作家
134 看到《丧家狗》的欣慰
136 世界的敌意
辑三 书评说
140 对意义的追寻
143 关于罗兰?巴特的一种读法
145 让时尚成为经典的人
147 《波伏娃画传》:亲近思想家的另一种方式
149 我们不认识这个人
151 奥黛丽?赫本:现代女
性时尚读本
154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156 说谎的女人
158 涂尔干死了
160 马内阿,熟悉或者陌生
163 两性的战争与和平
165 非常人,非常道
167 历史与个人记忆
169 “新鲜的笨蛋,酷!”
171 玩主的成就
173 三个笔记本
175 观赏孤岛
178 叫醒我看到一种随笔品质
180 写食主义者
183 误读王小波
186 看上去不很美
191 危险的脚步
194 女娲之灵现身
196 批评的解放
198 旁观《旁观者》
201 文学应该惭愧
203 信马由缰的女人
206 灼伤的葵花
210 城与事:西安1926
213 “因为它感到痛了,于是就动弹起来。”
217 《抒情年华》:一个年代的评传
222 低处的悲悯与《黄石手稿》
226 杨争光和少年张冲四题
232 后记
辑二 书事体
著书癖
一本书的厚度
书脸上的粉
出书毁人
书衣上的文字
玻璃樽或套头丝袜
远离强奸者
自己吆喝
先吃皮儿再说馅
愈南方愈文化
拿错了
插图本小说归去来
图像与花朵
朴素的力量
为阅读的设计
手稿与处女
雅皮的玩法
缩写或被简化的阅读
红楼掌灯
大开眼界
极品垃圾
岁月挽歌
读者的权利
我渴望被你打疼
非典型性阅读
读书指南
当书籍遭遇病毒
我为什么不读畅销书
恐怖小说吓着谁了
电影阅读
哈利?波特来了
从绝对隐私到半自传
布尔或者波希
美味零食
每一个追星者都是传记作家
看到《丧家狗》的欣慰
世界的敌意
辑三 书评说
对意义的追寻
关于罗兰?巴特的一种读法
让时尚成为经典的人
《波伏娃画传》:亲近思想家的另一种方式
我们不认识这个人
奥黛丽?赫本:现代女
性时尚读本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说谎的女人
涂尔干死了
马内阿,熟悉或者陌生
两性的战争与和平
非常人,非常道
历史与个人记忆
“新鲜的笨蛋,酷!”
玩主的成就
三个笔记本
观赏孤岛
叫醒我看到一种随笔品质
写食主义者
误读王小波
看上去不很美
危险的脚步
女娲之灵现身
批评的解放
旁观《旁观者》
文学应该惭愧
信马由缰的女人
灼伤的葵花
城与事:西安1926
“因为它感到痛了,于是就动弹起来。”
《抒情年华》:一个年代的评传
低处的悲悯与《黄石手稿》
杨争光和少年张冲四题
后记
住在书里
住在书里一直是我的一个理想,一个极为隐秘而个人化的理想。
把书作为居住之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想法和话题,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曾经贬斥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书中的蠹虫。但我仍然固执地要想以书为家。四壁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围绕,人类中的精灵们,在每一个书脊上眨着眼睛,而我居住其中,像个天真好奇的孩子,随时都可以打开一条通向身外世界的幽邃门径。住在书里的情景,恰如史蒂文斯的《读者》所说:“我整夜坐着读一本书,/仿佛坐在一本/黑色书页的书里。/已是秋天,流星/掩饰了月光下/萎缩的影子。/我读书时没有点灯,/有一个声音在说……”而我就是那个灵魂处于未明状态的“没有点灯”的人,抚书而坐,我所听到的那个声音,正在从页隙里向我的心中灌注“灯油”,进而流布周身。
住在书里的想法,最早源于少年时期的一次独特经验。我那时已经到了可以大量阅读的年龄,但是能够得到的书籍有限。于是几个对书籍如饥似渴但生活得百无聊赖的少年,终因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在一个黄昏里潜入了大门紧锁但已经无人看管的文化馆大院。撬开木板跳窗而入,小心翼翼地抚开累积的尘土,巡看每一个书架。我们进入了书的海洋,激情下的少年如同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从容地翻阅着、挑选着。当我们各人抱着自己的“收获”离开的时候,我回望着黑暗中的图书馆,有些恋恋不舍。那时我想,如果能住在书里该有多好。
那时候经常看《新闻简报》,每当银幕上出现毛泽东主席在书房会见外宾的镜头,我留心的却是他老人家的书房。那依墙而立的巨大书柜,那依柜而筑的简单床铺以及床上排列着的书籍,都能让我在敬仰之外更多出一份钦羡,当然还有无穷的遐想。后来读毛泽东的传记,知道他老人家的专列专机上都设有书房,外出视察或者访问时,都可以随时阅读。于是知道,毛泽东原来也是一个住在书里的书生啊。但是毛泽东是伟人书生,寻常百姓自然是绝不敢做这样的瞎想。而书生搬家的甘苦,想来是每一个嗜书者都体会过的。我之所以到现在仍然居守着狭小简陋的书屋而惧怕出门和搬家,原因也多半在于书。在我这间不足两平方米的小屋里,我已经居住了八年,我在这里读书、写作、玄想,体味住在书里的快乐而至于不知斯世何世,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住在书里,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谫陋的现实;同时,它尤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当然知道,在气喘吁吁地从一个景点奔赴另一个景点,从卡拉OK一直沉入深夜的KTV包厢,把麻将从周末搬弄至周日午夜忙于“休闲”的人看来,耽于阅读肯定显得老旧落伍,甚至是值得嘲弄的“冬烘”。但我仍然执著于此且视之为灵魂在所谓“后现代”条件下的一种坚持,一种操守,当然也是一种理想。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钟情于这样的生活。朋友陈德胜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那些好书的儿子。”我深知这话的分量,我知道这就是那种住在书里的生活的结果。
住在书里作为一种理想,在我来说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写作。好书的儿子们有一天要回到他所来之处,让自己的灵魂回到书中。这是另一种居住,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住在书里。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极为隐秘而个人化的理想;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艰难的现实。我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灵魂建造一个纸房子、一个物质的居所。但我仍然始终如一地执著于这个理想,毫不懈怠。诗人南野写道:“黑铁的时代/我怀念白银的战争。”而在即将到来的电子时代,人们还会怀念那略显迂腐的书中的居住么?每当夜晚来临就守在电视机前的孩子这一代,他们将来是不是还有兴致住在书里呢?
现在,“我整夜坐着读一本书,/仿佛坐在一本/黑色书页的书里”。
窃书记(小百科全书作家秦巴子"坐拥书山"的书生活全程记录)
定 价: 29.8
- 版 次:1
- 页 数:233
- 字 数:190000
- 印刷时间:2013-9-1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印 次:1
- 包 装:平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