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

 

內容簡介

《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Freedom and Destiny


 

重返生命搏鬥喧聲的競技場


羅洛.梅(Rollo May)是二十世紀西方精神醫學界極富盛名的存在主義心理分析大師,被稱為「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

他身為心理治療家,卻出入於哲學、文學、古典研究、以及神學方面的思潮與經典,從中擷取直透人性的洞見和治療心靈的智慧。

他從接受存在主義之後,就將自由存在的個體,作為致力達到的理想人格。他認為健康的個體既能表現自由,亦能勇敢面對自身的命運,本書即是他深刻思考自由與命運之間交錯依存關係的總結之作。

在本書中,他一方面爬梳「行動(存在)的自由」與「生命(本質)的自由」兩種自由的表現形式,後者是人面對命運時在內心所產生的深刻思考,這種內在的人格自由,即是作者所稱政治自由的基礎。另一方面,他認為命運最終的歸宿既是無可避免的死亡,但在此限度內,我們卻能做出自由選擇,迎接命運的挑戰。因此,要獲得人生中的喜悅與成就感,即必須勇於承接拋射於世的自由與命運之磨難。

而羅洛.梅夾議夾敘、引詩引文的偉麗風格,在不斷穿越進出於多重視域,及涵容異質多元思維的觀點中,造就了一則充滿野性思維的海洋書寫隱喻,不辭土石而成就生命的召喚應答,值得我們細細加以品讀與深思。

作者

  • 作者介紹


    羅洛.梅 (Rollo May)

    美國存在心理學家,1909年生。曾赴希臘三年,任大學英文教席,並隨阿德勒短期研習。返美後,入聯合神學院,與存在主義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以師友相交,深受其思想啟迪。

    梅耽讀存在主義宗教思想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之著作。入懷特學院(White Institute)攻讀精神分析,遇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與佛洛姆(Erich Fromm)等人,最後於 1949年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首位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畢生致力於將存在心理學引入美國。

    羅洛.梅1994年病逝於加州,他生前在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訓練兼主任分析師。

    作者相關著作:《創造的勇氣:羅洛.梅經典

  • 譯者介紹

     

    龔卓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及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現為該所博士班專任副教授。著有《文化的總譜與變奏》,譯有《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拉岡》、《空間詩學》,另合譯有《夢的智慧》、《傅科考》、《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

    石世明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校區臨床心理學碩士。目前於癌症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著有《伴你最後一程—臨終關懷的愛與慈悲》,譯作包括《病床邊的溫柔》、《禪修的療愈力量》,並合譯有《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
     

目錄

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目錄導覽說明


  • 〈導讀○1〉自由與命運之間◎傅佩榮
    〈導讀○2〉一個人,多種生活◎林耀盛
    〈譯序〉從政治自由到心理自由◎龔卓軍
    〈作者序〉掙得自由,體察命運深意◎羅洛梅

    Ⅰ自由的危機
    1 當前的自由危機
    自由無可取代
    自由的偽善現象
    心理治療:讓人自由自在

    2 一個男人的歷程
    害怕放棄
    承認命運
    面對母親
    小菲力普
    憤怒是自由的通路
    青衣少年
    孤獨與重生

    3 自由的動力
    行動的自由,存在的自由
    生命的自由,本質的自由
    行動自由和本質自由之間有衝突嗎?
    在自由中成長

    4 自由的種種弔詭
    大宗教裁判長
    自由與反叛
    自由即參與

    5 論人的命運
    從決定論到命運
    何謂命運?
    命運與責任

    6 命運與死亡
    生命苦短
    巫術與命運之投射
    命運與詩人
    命運的用途

    Ⅱ自由的歧路
    7 當代的自戀現象
    自我迷失之兆
    如果我即是小我,我將得自由嗎?
    納希色思與復仇的神話

    8 沒有親密關係的性是自由?
    從藩籬中解放
    沒有感情的感官
    情色力量的喪失

    Ⅲ自由的特性
    9 停頓之重要
    無言之言
    時間與停頓
    創意與象徵
    空閒與停頓
    心靈與自我
    冥想與神聖的空

    10自由帶來的暈眩
    焦慮與停頓
    焦慮與探索
    焦慮的預言者
    教條是對自由的恐懼

    11 生病和健康裡的自由和命運
    西方醫學與大變革
    西方醫學中針灸與東方的影響
    生病與健康之間的平衡

    Ⅳ自由的果實
    12 生命的復甦
    自由與人類靈性
    真誠的神秘主義者
    慈悲與邪惡的意義
    寬恕與悲憫

    13絕望與喜悅
    絕望的價值
    絕望在治療中的角色
    絕望與喜悅之間的聯繫
    喜悅之道
     

序/導讀 《自由與命運》

作者序

掙得自由,體察命運深意


今晨,我和一位友人划著獨木舟,徜徉在新罕布夏州一方靜謐絕晨的湖上。湖面上唯有的漣漪,來自一隻藍蒼鷹。牠從一片水蓮中振翅,緩緩起飛,飛向沼澤更遠更深處,絲毫不為獨木舟所擾。萬般寂靜裡,湖水、森林和山頭都籠罩在一派不可思議的和諧平靜當中,友人卻意外提起,今天是獨立紀念日。

不論有什麼喧囂的慶祝活動在進行,似乎都離這片寧靜之域好遠、好遠。生活在美國東北新英格蘭的人,腦海裡不時會浮現北地古教堂(Old North Church)中樓上懸吊的燈籠、邦克山(Bunker Hill)〔按: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重要戰役即邦克山戰役,美軍在邦克山附近的布里德山(Breed’s Hill)重創英軍,作者在此提到位於波士頓國家歷史公園中的邦克山和北地古教堂,有隱喻自由發生地之意。〕和新英格蘭農民的槍聲,這些形象註定要傳遍全世界。

政治的自由誠然值得珍惜,但要讓政治自由歷久彌新,卻有賴於創建國族的個別人物內在的人格自由。國族的自由不可能來自盲從者,自由的國族不可能由機器人組成。本書立意闡釋這種內在的人格自由,它乃是政治自由的基礎。我在下文中提到政治自由時,大體上乃是做為人格自由的例示。

這種人格自由,讓我們真誠思考、感受和說話,也讓我們意識到這樣做是身為人類獨一無二的特質。這份自由雖然與個人的命運始終形成弔詭關係,卻是愛、勇氣、誠實這些人文價值的基礎。自由便是我們與自身命運的關聯方式,而命運之所以饒富深意,只因為我們擁有自由。我們在與命運拉扯徐行,以掙得自由之際,我們的創造力和文明於焉誕生。


羅洛.梅一九八一年七月
新罕布夏,侯德尼斯(Holderness)

 

自由與命運:羅洛.梅經典

Freedom and Destiny

  • 作者:羅洛.梅
  • 譯者:龔卓軍、石世明
  • 出版社:立緒
  • 出版日:2014/1/3
  • ISBN:9789866513930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成人適讀
  • 定價:360 (HKD120)

編/譯者:龔卓軍、石世明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400
出版地: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書蟲小店 的頭像
    書蟲小店

    書蟲小店的部落格

    書蟲小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